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美瞳属于医疗器械不能随意买卖 线上销售陷阱可不少

2022/06/22 07:50 信网

阅读: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截图)

信网6月22日讯(记者 于晓 见习记者 姜丹宁)颜色、直径、价格、可搭配场景,小孙几乎每天都要在朋友圈里更新关于美瞳的信息。卖美瞳只是小孙的副业,客户也都是靠朋友介绍,“我不囤货,都是代发直接发货。”作为卖家,小孙更多关注的是美瞳的颜色、款式,但对美瞳的消费者来说,美瞳的安全性才应该是被摆在第一位的。6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选购使用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的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购美瞳时要从具备相关经营许可资格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买。

信网(热线0532-80889431)走访了青岛多家商场的美瞳专柜以及眼镜店,发现美瞳的线下销售比较正规,商家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都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在线上,虽然正规购物平台对美瞳销售的资格审查严格 ,但在一些社交平台,很多销售美瞳的代理都不知道卖隐形眼镜还需要销售资质这样的硬门槛。

线下门店证件齐全  许可证摆在显眼处

美瞳的医疗器械属性对一些普通消费者来说算是个“冷知识”。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自2012年4月1日起,生产此类产品的厂家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经营此类产品的商家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未取得该类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以及相应生产、经营资质证书的,不得生产和经营该类产品。

在市南区万象城商场的B2层,有Sweet Color、HITOMI等多家美瞳专营店,店铺主要经营海外品牌美瞳,产品单价在百元上下浮动。HITOMI美瞳的陈列盒包装上未标注详细的产品参数、生产信息,店员向信网展示了实际售卖产品的包装:“标注‘陈列用’的盒子是样品,主要为了给顾客看下美瞳颜色和包装设计,我们往外卖的产品都会按照规定在包装盒上列出信息。”两家店铺都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摆放在较为显眼的位置。

商场LG层的亮视点眼镜同样将资质证件摆在了柜台前。据店员介绍,眼镜店中美瞳产品不多,主要销售强生、博士伦等隐形眼镜,但价位相对来讲比美瞳更高。

商铺摆放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来源:信网记者 姜丹宁 摄)

线上大平台审查严格  但美瞳代理却良莠不齐

除了线下店铺,网店也是消费者购买美瞳的主要渠道之一。信网咨询了天猫、京东等网购平台,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仅允许美瞳品牌旗舰店或药房旗舰店等企业申请上架美瞳,个体工商户则无法进行申请,“平台对美瞳店铺审批标准比较严格,仅有拥有自己商标的大型企业才能开设旗舰店。”天猫客服介绍说。而在抖音平台,美瞳店铺实行的是“邀请制”,系统会对各店铺的资质进行分析,如果符合出售美瞳的标准,平台才会安排工作人员联系店铺邀请开通上架美瞳的权限。除此之外,部分美瞳微商通过“有赞”微信小程序开店时,也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凭证。

不过,相较于大平台严格的审核程序,社交平台上的卖家则自由得多。信网注意到,在小红书、微信等平台上也活跃这一批美瞳卖家,他们发布销售美瞳的广告或者招收下级美瞳代理。这些卖家会直接在微信里留下联系方式,消费者选好商品后直接转账下单。信网联系到其中几位,有的表示自己是与厂家对接的,提供了厂家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的则完全迷迷糊糊,根本不知道销售美瞳还需要资质证件;“我是跟着别人做代理,他们负责和品牌方拿货发货,没有给我发过什么许可证。”

据了解,成为美瞳代理的门槛并不高,有的代理会向上家交上几十块的“加盟费”,也有人完全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小红书博主“美瞳商会ICC”表示,即便是证件齐全的网上美瞳店也并非毫无风险,部分店铺还存在着“卖仿片”的争议:“仿片虽然生产工艺标准合格,但美瞳的质量往往不如正品,只是花样款式仿照了其他品牌,然后打着被仿品牌的名号出售自家产品。”

美瞳并非人人可戴  无证生产销售美瞳还可能构成犯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瞳的购买与佩戴都应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无论商家和卖家把美瞳的美观程度描述得多么天花乱坠,只要不是正规的、具备资质的厂家生产销售的,都不应该流入市场,流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角膜病科王付燕医生提醒消费者,美瞳虽然具有一定“美容”效果,但并非人人可戴:“从年龄层次看,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不宜佩戴,因为眼球视轴尚未定型,佩戴美瞳容易产生对眼部正常生理代谢障碍的副作用;40岁以上的成年人,也最好告别隐形眼镜和美瞳,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眼睛会再次产生生理变化,佩戴美瞳也会对此产生影响;眼睛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下的人群也不宜戴美瞳。”王付燕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美瞳前要先到专业医院进行眼睛检查,由医生帮助判断是否合适佩戴彩色隐形眼镜。在佩戴时,应该认真按照产品说明书或者专业人士的指导,对镜片进行操作、配戴、摘取、清洗、消毒和保存。

国家药监局也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美瞳”时,应从具备相关经营许可资格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买,并查看所购产品是否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是否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并妥善保存购买凭证。进口的“美瞳”及其护理产品还应当附有中文标签和说明书。查询医疗器械注册证相关信息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未经注册的产品,其安全性、有效性没有保障,如若配戴容易引起眼部炎症、角膜病变等并发症。切勿贪图价格便宜从非正规商家或者网络商铺上购买未经注册的产品。”

消费者如发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发现无证经营“美瞳”产品等行为,可及时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涉及违法违规的,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将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外地游客点赞青岛地铁 被这座城市暖到了

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深度报道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