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6月22日讯 (通讯员 张涛 记者 谷正原)“今年的毕业生上月就被抢光了。”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周明涛对此习以为常。 “每年都是提前好几个月就完成100%对口就业,多数时候是企业问我们要人,学生全部给出去了还是不够。”6月22日,周明涛笑呵呵地说道。
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院校,近年来即墨区高级技工学校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工学结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订单式”职业人才,吸引了当地企业专赴学校“问技、抢人”,每年毕业生就业率都高达100%。
毕业于即墨区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李仕龙,几个月前,他和其他20多个同学一起进了坐落于即墨区的一汽大众物流有限公司实习。通过在不同车间、岗位的轮岗,李仕龙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能吃苦的精神,被一汽大众物流有限公司录用。现在,他不仅获得了每月8000的工资,公司还将他作为重点人才进行培养。公司人事部经理说,像李仕龙这样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正是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副校长周明涛认为,市场需求催“热”了职业技工教育。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这几年即墨区企业的用人观念越来越理性,不再只看重学历,而更加注重实用技能。当那些手持高等学历的大学生为了工作四处奔忙时,出身“低微”但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校毕业生却越来越吃香,就业渠道的畅通直接拉动了招生升温,近几年,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工人更加稀缺。为了给企业发展储备人才,许多用人单位不仅为中职生、技校生开出了远超大学生的高薪,还与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订单式培训协议。
孙山从机械设备维修专业毕业,应聘到位于即墨区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钱。孙山说,他们班里50多名同学都找到了工作,有的同学刚结束了以前的实习工作后没几天就又找到了新工作,还有的同学干脆就被实习单位直接“截留”了。
“实现校企合作对接,不仅让职业技术院校与用人单位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让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为社会、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这也将是未来职业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一汽大众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推进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主体协同发展,以经济产业升级优化为立足点,以技术转移和共同开发为主要载体,根本目标是让现代人才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对学校来讲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使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密切相连,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学校的教学只有和产品结合起来,只有和企业结合起来,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 ”周明涛认为。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