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即墨区“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职业人才 学生就业率达100%

2022/06/22 20:55 信网

阅读:

 (来源:即墨区)

信网6月22日讯 (通讯员 张涛 记者 谷正原)“今年的毕业生上月就被抢光了。”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周明涛对此习以为常。 “每年都是提前好几个月就完成100%对口就业,多数时候是企业问我们要人,学生全部给出去了还是不够。”6月22日,周明涛笑呵呵地说道。

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院校,近年来即墨区高级技工学校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工学结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订单式”职业人才,吸引了当地企业专赴学校“问技、抢人”,每年毕业生就业率都高达100%。

毕业于即墨区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李仕龙,几个月前,他和其他20多个同学一起进了坐落于即墨区的一汽大众物流有限公司实习。通过在不同车间、岗位的轮岗,李仕龙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能吃苦的精神,被一汽大众物流有限公司录用。现在,他不仅获得了每月8000的工资,公司还将他作为重点人才进行培养。公司人事部经理说,像李仕龙这样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正是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副校长周明涛认为,市场需求催“热”了职业技工教育。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这几年即墨区企业的用人观念越来越理性,不再只看重学历,而更加注重实用技能。当那些手持高等学历的大学生为了工作四处奔忙时,出身“低微”但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校毕业生却越来越吃香,就业渠道的畅通直接拉动了招生升温,近几年,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工人更加稀缺。为了给企业发展储备人才,许多用人单位不仅为中职生、技校生开出了远超大学生的高薪,还与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订单式培训协议。

孙山从机械设备维修专业毕业,应聘到位于即墨区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钱。孙山说,他们班里50多名同学都找到了工作,有的同学刚结束了以前的实习工作后没几天就又找到了新工作,还有的同学干脆就被实习单位直接“截留”了。

“实现校企合作对接,不仅让职业技术院校与用人单位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让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为社会、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这也将是未来职业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一汽大众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推进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主体协同发展,以经济产业升级优化为立足点,以技术转移和共同开发为主要载体,根本目标是让现代人才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对学校来讲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使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密切相连,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学校的教学只有和产品结合起来,只有和企业结合起来,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 ”周明涛认为。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