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科大组织1421支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下乡 实践地覆盖18个省

2022/07/06 20:21 信网

阅读:

信网7月6日讯 (通讯员 刘奕辰 谢香银 记者 谷正原)7月5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2022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1421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出征。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为暑期社会实践队代表授旗,并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在实践中“读书学习”,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在实践中读书学习需要不断提升“眼力”,希望同学们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舞台,在深化党史、团史学习成果中提升“眼力”,在观察国情、了解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发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读深读透学深悟透“社会实践”这篇大文章。

二要在实践中“健康成长”,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实践中健康成长需要不断提升“心力”,希望同学们以“心力”提升实现身心双向健康、双向发展,怀着“担当、坦荡之心”,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在乡村、基层的实践中大显身手、实现价值;怀着“奉献、服务之心”,不断提升实践本领,踏踏实实地为乡亲父老、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实践中努力做到心无旁骛、心境澄明、心力茁壮。

三要在实践中“创新创造”,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在实践中创新创造需要不断提升“耳力”,希望同学们学会“倾听”,在实践过程中倾听人民心声,将创新创造的精神融入到苦干实干、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之中,真正与人民群众、乡亲父老“打成一片”,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要在实践中“艰辛奋斗”,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实践中“艰辛奋斗”需要不断提升“脚力”,希望同学们把在书籍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推进中所练就的强健体魄,在学校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凝聚的志愿精神融入到暑期“三下乡”的深刻实践中,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仪式上,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洪坤为院级团委书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代表赠送书籍《论党的青年工作》,团委书记毛常明宣读了《2022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仪式上还倡议青年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读书学习、健康成长、创新创造、艰辛奋斗所获的学习力、目标力、能动力、行动力转化为思想力、执行力、服务力、战斗力,用优异成绩向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献礼。

据悉,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岛科技大学共组建了1421支社会实践队,其中校级重点队386支,71支团队申报团中央及其他国家级专项,实践地覆盖新疆喀什、云南昆明、贵州遵义、山东淄博等18省146市,累计参与学生10280人,在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双跨越。实践队将围绕理论宣讲、党史学习、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民族团结、环境治理、希望小屋、科技创新、青鸟计划、体育美育宣讲、健康普及、自护教育、推普援助等12个类别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青岛海域惊现“巨无霸” 鲸鲨身躯庞大但性格温顺

08/05 07:35 / 青岛早报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昨日上午出现在西海岸新区竹岔岛附近海域,被众多钓友目击并拍下视频。当看到鲸鲨从面前慢慢游过,钓友们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收竿,纷纷发出惊叹声。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美食+赛事 带动消费热

08/08 08:21 / 人民日报

在金沙滩,西海岸新区首届沙滩排球邀请赛同期举办。300余名运动员在沙滩上展开力量与技巧的竞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断。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