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苏州游客离青后给饭店老板转账补单 诚信之举获点赞

2022/07/08 07:59

阅读:

原标题:你帮我们借米饭 咱也不是逃单的人

7月4日中午,位于青岛市南区河南路7号的青岛和和烧烤店苏老板像往日一样,忙着招呼客人,安排炒菜,忽然微信响起,一个陌生人打进了380元——这是来自千里之外的“补单”,也是又一个来青游客和本地老板之间互相温暖的小故事。

7月3日中午,正是苏老板最忙的时候,一拨客人到店,大小共7口人,苏老板边安排客人入座,边询问要点什么菜。“就来点最有青岛特色的菜肴!”客人爽快地说,苏老板热情推荐了最能代表青岛特色的海鲜和青岛啤酒,客人照着菜单点了海鲜大咖、韭菜炒海肠、海鲜炒饭等,饭菜上桌,一大家子吃得非常尽兴。苏老板和他们聊了几句,得知这家人是来自苏州的游客,吃完饭马上就要赶车回家。

席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这家人的小孩子想要吃米饭,可饭店的米饭还没蒸好,苏老板连忙上前安抚客人稍等一会儿。但游客说,“我们得赶火车,还要回酒店收拾行李,没时间等了。”苏老板立即安排人到旁边的饭店,借来一碗米饭,满足了游客的要求。

吃完饭,游客又提出要开发票报销,“急客人之所急”的苏老板赶紧打印发票交给这家人,一边送客一边叮嘱别晚了赶车,然后就去忙着招呼其他客人了。当天下午,苏老板忙完生意,静下心来算账,这才发现苏州游客的那桌饭菜,只顾着给发票,却忘了收钱,不免心中懊悔。

苏老板开的烧烤店是“夫妻店”,前阵子因为疫情,店里少有客人来,勉强支撑,好不容易到了旅游季节,游客慢慢多了起来,可一桌子饭菜不收费,岂不是白忙活。苏老板都没敢把这事儿告诉爱人,生怕遭埋怨,一直窝在心里。

本来不抱希望了,没想到第二天事情迎来了“转机”。一个陌生人加苏老板微信,正是苏州游客!这位游客称,急匆匆赶车,回到苏州后才想起来自己没买单,幸亏当时拍了张店铺的照片,上面有电话,才联系上了苏老板,“真是不好意思呀,咱不是逃单的人,账单发给我吧,我付钱”,游客在微信中表示。

“太意外了,真是没想到能联系我。”苏老板既惊喜又感动,最终给了380元优惠价,并表示“愿意交你们这样的朋友”,为有这样高素质诚实的游客点赞。而游客的一番话更是暖了苏老板的心,“今年生意确实难做,好多店都不开门,大家都不容易,没有米饭你还去帮我们借米饭……”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通讯员 姜峰 李亚男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李源菁]

青岛话题

外地游客点赞青岛地铁 被这座城市暖到了

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深度报道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