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国家卫健委:“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8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登了题为《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的文章,署名为“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文章指出,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谈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人口工作取得的成效,文章提到,人口发展态势得到改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至14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2010年的16.60%提高到2020年的17.95%。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由政策调整前的35%左右提高到近年来的5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0年的118降至2020年的111左右,逐步趋于正常水平。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20年的77.93岁,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9.08年提高到2020年的9.9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9.68%上升到2020年的63.89%。
文章还提到,优生优育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推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推行妊娠风险评估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截至目前,全国建成3364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3070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落实孕产期保健服务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规范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积极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2021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6.1/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5.0‰和7.1‰,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21年与2011年相比,孕产妇死亡率降幅为38%,婴儿死亡率降幅为5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幅为54%。
文章表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在城乡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经过几十年努力,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显著改善了民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也指出,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低生育率成为影响中国人口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
此外,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家庭小型化,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区域不平衡,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熠冉]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