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中外古琴爱好者齐聚广西 让千年古乐“活”在当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8月27日,中外琴友共聚广西柳州市拨动古琴,耳熟能详的诗经与古乐融合在一起,让流传千年的古琴文化“活”在当下。
当天,来自印度尼西亚以及广西各地数十位古琴爱好者参加“古琴雅集”活动。古琴爱好者们穿着中国传统服饰,弹奏古曲。音乐厅内古韵悠扬,座无虚席。侧耳倾听,能感到琴音萦绕耳畔,让人如痴如醉。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有着3000余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古琴具有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等特点,自古以来知音难求。随着流行音乐的冲击,古琴文化面临传承困境。2003年,其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谈及古琴文化的现实意义,来自柳州的琴友侯皑表示,弹奏古琴能够陶冶性情,并更了解中国国学、诗词等传统文化。她现场演奏一首《离骚》,希望通过举办古琴雅集活动,让这一非遗文化走得更远。
为传承古琴文化,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率先在广西开设古琴专业课程,并招收古琴方向的专业学生。毕业于该校的桂林市古琴协会副会长章倩表示:“为传承古琴文化,学校赴全国各地搜罗明清时期的古琴谱,并建设专用的古琴陈列馆,组建学生古琴乐团到广西各地,为民众演出。”
这一古老的艺术,如今也收获了“00后”粉丝。来自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杨棋棪表示,她希望能通过时下流行的短视频方式推广,让更多像她这样的年轻人也来学弹古琴。
近年来,越来越多非遗传承者,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展示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杨棋棪说,借助一些大众化的传播方式,让古琴重焕新生。“古琴因曲目较小众难引起共鸣,我尝试用古琴演奏流行音乐或热门古装电视剧主题曲,这一方式在中国新媒体上获得较好地传播。”
如今,这一中国古乐也获得外国友人青睐。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叶娜雅表示,在中国留学期间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并拜师学艺,花费一年时间学习古琴。“我特意买了一台古琴放在印尼家里,印尼的朋友看到后都对此很感兴趣。”叶娜雅说。
章倩表示,桂林市古琴协会经常开展全国古琴名家音乐会或讲座等活动。随着中国“古风”文化兴起,不少年轻人也喜欢古琴,现在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次的民众来报名学习古琴。章倩说:“不管是退休老年人,还是小学生,都被这一古乐所打动。”
作者 肖漫宇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熠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