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开幕,院士专家在青研讨6G的“无限可能”
在青开幕的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上,5G与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产业新趋势、新机遇成为热议“焦点”——
院士专家在青研讨6G的“无限可能”
9月14日,以“共创无线世界,共赢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在青岛开幕。在这场中国无线电领域的盛会上,众多院士、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无线电技术发展、卫星通信应用、5G与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产业新趋势、新机遇,推动无线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拥有众多无线电成果应用
无线电技术具有强渗透性和灵活性,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不断提高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会上发布的《中国无线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2022年我国无线经济规模达到6.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同期GDP的增速。预计到2030年,我国无线经济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
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应用激发了新兴产业领域发展活力,成为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更成为推动各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无线产业在细分领域亮点纷呈,比如5G车联网渗透率和量产车型不断增长,“5G+工业互联网”在千行百业落地,围绕元宇宙产生的XR眼镜等新终端成为新方向,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成为新热点……
山东深入挖掘无线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有效推动数字经济提速扩量。2022年,全省乡镇以上城镇区域和海岸线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无线经济规模超过2500亿元。
青岛在无线电领域也有较好的发展和广泛的成果应用,拥有中电科22所、41所等一批国家级无线电技术研究力量。作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青岛开通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
6G的战略布局已全面展开
5G正式商用4年来,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在采矿、电力、港口、医疗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层出不穷。
“针对海洋客运、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业务需求,中国联通构建了5G+微波、5G+卫星等融合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海面的5G覆盖问题。在山东,我们采用岸基高海拔站实现了渤海湾‘黄金水道’5G全覆盖,单侧基站覆盖半径超100公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永博介绍。
随着5G规模化商用,针对6G研发的战略布局已全面展开。
“6G要实现从服务于人、人与物,到支撑智能体高效联接的跃迁,从而推动构建普惠智能的人类社会发展。从1G到6G,1G、2G、3G是面向人,到了4G、5G是万物互联,6G是万物智联。”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尹浩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从5G到6G的迭代并非一蹴而就,中间还出现了作为过渡的5G-A(5G-Advanced),即5.5G。
就在此次大会召开的前一天,华为宣布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测试用例。5G-A作为5G的演进和增强,连接速率和时延等网络能力实现了10倍提升,同时引入了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全新的革命性技术。
前不久,华为推出的Mate 60 Pro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标志着曾经“高大上”的卫星通信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冰表示,“中国电信在全球电信运营商中率先实现民用消费级天地一体通信融合服务,近期与华为推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未来,我们将加快对更多终端的适配,加快推动卫星通信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丁倩倩)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戴慧慧]12/08 10:56 / 半岛都市报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各大便利店和超市中饮料代理商开始了对冬季“暖饮”的找寻。一杯暖暖的饮料往往能瞬间击中消费者的胃,再加上中国人“多喝热水”的饮食习惯,便利店热饮仿佛成了冬日里取暖保温的标配。
12/07 10:04 / 青岛晚报
据了解,今年平度市田庄镇种植大田蔬菜6800余亩,主要以胡萝卜、水果萝卜、大葱、白菜为主,今年降雨适中、光照充足,加上技术指导到位,蔬菜丰产。
12/08 09:08 / 青岛日报
针对“散乱污”的治理,各级部门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履职尽责,向前一步发现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严格按照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设备、清除产品的“两断三清”标准,限期完成相关窝点的关停取缔,做好“回头看”工作,杜绝“散乱污”回潮。
12/07 10:17 / 青岛日报
相较于其他影视产业集聚的城市、影视基地,这些和青岛相关的奖项集中在电影产业层面的技术突破和制作能力,无论是奖项含金量,还是行业影响力,都足够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