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市南区率先启用“共管病房” 开通知名专家号源直挂服务

2023/09/19 16:16 信网

阅读:

市南区率先启用“共管病房”。 (来源:市南区委宣传部)

信网9月19日讯(通讯员 王一婷 韩博玲 记者 于晓)日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共管病房”正式成立。作为全市首批“共管病房”,这是市南区推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又一次深入探索和创新实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等一系列举措,发挥三级医院高水平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优质医疗资源“多点开花”,形成以市带区、区社一体、多元化的“区域协同”,进一步构建优质医疗服务“健康圈”,满足群众“家门口”享受实惠、便捷医疗健康服务的需要。

三甲医师“上门”主刀  双主任制为健康护航

什么是“共管病房”?一则刚发生的真实事例或可给出答案:9月15日上午10时许,78岁的王老先生被推进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进行一场静脉曲张微创手术,而主刀医师是青大附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军军。

“我父亲上周在青大附院确诊后,刘军军主任综合考虑,将手术地点安排在了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几天后就可以做手术了。如果在青大附院手术的话,排期估计要到两个月以后。”王老先生儿子对“共管病房”的高效快捷充满了感激。

正是得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深度合作,设置了综合内科、综合外科、周围血管病科、康复医学科四个专业“共管病房”,像王老先生这样的患者,由刘军军主任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副主任高岩主任“双主任制”共管,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安排手术及后续康复。

“共管病房”有什么优势?依托基础条件好、医疗技术先进、服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青大附院,整体“平移”优质医疗资源,让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患,获得与青大附院同质化诊疗服务管理。

“病患在共管病房,既能享受到二级医院的便利服务和诊疗手术收费标准,又能享受三级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中西医结合医院高岩主任表示,对于部分度过危险期的病人,“共管病房”是他们继续康复治疗的“港湾”。

医疗卫生事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当下,市南区正以“共管病房”为抓手,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调整优化市南区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不断提升区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共体建设。

知名专家号源直挂  “1+1+1”家医组团服务

今年75岁的张继瑞,有着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病史。9月14日下午,张继瑞来到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恰巧遇到了青大附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副主任吕文山坐诊。问诊之后,吕主任针对她的用药情况给出指导,劝说她尽量减肥,提升身体素质。张继瑞对这趟卫生服务中心之行,很是满意。

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占门诊就诊量60%以上,特别是2型糖尿病,因其早期症状隐匿而不能引起老百姓地重视,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引发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市南区卫生健康局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分别在辖区内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糖尿病规范诊疗中心,实现了糖尿病规范诊疗中心在市南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70岁的糖尿病“病友”侯俊芳,需要经常到医院检查、看病,每每挂号、“抢号”,心情总是焦躁和复杂。“在社区就能开具青大附院检查、检验单,省去了往返医院和排队等待的苦恼,真是太方便了。”侯俊芳对青大附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的“知名专家号源直挂”服务连连夸赞。

“小社区”的“大方便”。患者使用身份证、医保卡或青大附院门诊就诊卡就能挂号,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直接结算,不排队、少跑腿、看病更便利。同时,青大附院将部分专家团队号源匹配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就可以挂到专家号。据悉,9月底前,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专家号源将全面下沉基层。

不仅如此,市南区创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地青岛市首个“1+1+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中心作为医疗服务的最基层‘单元’,在原有家医团队基础上加入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专业医生,重新构建三层级、整合式、纵向联动的‘1+1+1’家庭医生队伍,提供更为针对性的签约服务。”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顾枫介绍,家医团队成员通过微信群建立“N对1”服务模式,实现整个家医团队为单个签约患者“一对一、定制化服务”,对于回应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期盼,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外地游客点赞青岛地铁 被这座城市暖到了

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深度报道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