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山东出台水文化建设“十个一”工程

2023/09/20 10:27

阅读:

原标题:山东出台水文化建设“十个一”工程

9月20日,记者从山东省水利厅了解到,为大力推进新时期水文化建设,山东省水利厅围绕治水实践,以保护、传承、弘扬、利用为主线,制定出台水文化建设“十个一”重点工程。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表现手法,拓展传播渠道,不断把“十个一”工程打造成为全面提升山东水文化建设成效的有力抓手、新时期山东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以及文化强省战略的水利创新举措。

举办一项水文化高端论坛。锚定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品牌,每年举办一届,每届一个鲜明主题,从多学科、多维度、多层面揭示山东水文化的独特贡献和时代价值,不断彰显山东水利之美、水韵之美、水兴之美,为新阶段山东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出版一套水文化精品丛书。从历史遗迹、国家战略、红色故事、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人文教育等方面,以史、传、志、记、述、图、表、音、视等多种体裁和表现形式,挖掘水文化蕴含的历史价值、红色基因、时代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促进山东水文化建设。

认定一批水文化特色遗产。全面梳理水利遗产类别,进行全域水利遗产调查,以市、县(市、区)为单元,结合文献记载,实地走访查勘,摸清全省重要水利遗产的类型、分布、保存状况等信息;启动省级水利遗产认定,逐步建立山东重要水利遗产名录体系。

推广一批水文化教育基地。重点依托已建和在建水利工程、城市河湖岸边公共区域、水利风景区等,研究推广山东水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水文化展示场馆场所,采取新技术手段开展教育科普工作。同时,继续做好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培育和申报等工作。

打造一批水文化齐鲁品牌。打造水文化齐鲁品牌形象识别体系,完善主题歌曲、品牌语言、宣传手册、文创产品、节庆活动等;推荐专家学者、社会贤达担任形象大使,邀请一批网络大V、视频达人担任传播大使;打造水文化节、亲水节,开展“水文化+”活动;推出水文化系列慕课;推出一批水文化“网红打卡点”。

创建一批水文化标杆工程。对已建工程,重点收集整理工程建设历史资料、实物以及人物故事素材,充分挖掘历史、科技等文化价值;对在建与新建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环节统筹考虑水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品位;积极参与组织开展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推选和示范推广等工作;串联河、湖、库、渠等资源,打造水文化景观带,推动水利风景区集群发展。

搭建一个水文化智慧平台。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山东省水利遗产数据库和水利遗产管理系统;对已建成的戴村坝、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大沽河博物馆等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开展水文化展馆数字化建设工作,注重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

创办一本水文化专业期刊。创办《齐鲁水文化》专业期刊,拟设立思想探源、遗产研究、河湖故事、名称考据、历史传说、业内交流、最美水利人、基层风采、河湖卫士、摄影风光等等栏目。

形成一批水文化学术成果。以黄河流域、大运河山东段、胶莱运河研究等为重点,开展水文化基础理论、重要水利遗产、山东治水史、山东历史治水人物等课题研究;争取评选一批优秀水文化研究成果和研究论文集,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水文化研究高地。

建设一个水文化专家智库。以山东水文化建设为核心,全力打造山东水文化建设的“宝贵智库”和“最强大脑”;充分发挥专家库在咨政建言、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储备、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国内外水文化交流合作,扩大山东水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垒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辑:胡晨薇]

青岛话题

12月1日起全面禁用生鲜灯 青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11/30 09:19 / 青岛早报

为何在摊位上看着新鲜水灵的蔬菜、鲜嫩亮泽的肉食,买回家后却“变了样”?导致这一结果的便是悬挂在摊位上方的那一盏盏“生鲜灯”。

6万亩胶州大白菜进入收获季 年产量预计达30余万吨

11/27 09:39 / 青岛日报

近日,记者采访获悉,今年胶州全市白菜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量预计达30余万吨,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近15亿元。

深度报道

居民楼前碎石高悬、过街天桥久不启用……这些事还要等多久?

12/01 16:28 / 青岛日报

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天桥主体钢架结构已经完工,楼梯、电梯、桥上护栏均已安装到位。但天桥两端的地面未硬化,上下桥口处立着围挡,现场没有工人在施工。

抢抓都市圈机遇 青岛地铁三期工程施工进场率达97%

11/30 08:44 / 青岛日报

预留了市区向海阳、日照、平度、莱西等线路建设延伸条件,同时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开展了部分市域(郊)铁路的前期研究工作。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