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信号山:留住乡村味 在山水中感受青岛村落魅力

2023/09/20 10:46 信网

阅读:

近日,青岛多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要求深挖乡村旅游特色,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景绽放。旅游高峰时人流爆满情况下,向乡村分流成为更好的出行选择。青岛依山傍水,乡村游市场前景广阔,应好好把握。

乡村是乡村游的出发点,自然风光与本土特色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据《半月谈》调研显示,同质化是乡村游的主要问题。游客以感受地域风貌前来体验,却在不同城市得到相似的旅行经历,缺乏对城市乡俗文化的深耕,乡村游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海岛、渔村、山林是青岛的特色,如何将自然资源与地域亮点结合,留住乡村味同时挖掘青岛魅力,是破解乡村游同质化难题的第一步。出门看海,回头是山,沙子口街道依托崂山山海村落的自然优势,形成以乡旅观光、健康养生、美食度假的文旅格局。今天人们来到崂山,不止于爬山蹚水买海鲜,住进民宿、亲手做一顿海鲜大餐、露天观山海,享受青岛独有的自然风光。既保留了崂山自然风貌和乡村文化底蕴,又打造了集旅游、餐饮、户外体验等一体的乡村游品牌,走出一条具有青岛特色的乡村文旅路径。

崂山沙子口湾依山傍水,已成为乡村游热门目的地。(来源:信网)

特色吸引游客前来,提升旅游品质才能让其“常留”。一方面,部分乡村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就无法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单纯依靠自然风光难以满足游客需求,人们更期待感受高品质的乡村体验。位于崂山脚下的青山渔村就是小渔村蜕变最好的例子。过去的青山渔村因交通不便发展受限,进村路的修建让将青山社区与崂山旅游路连通,为村内的旅游产业创造了机遇。今年以来,进村路进行多次修整,渔村“硬件”条件不断改造,为游客进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青山渔村中,游客可以前往码头体验渔民生活,可以在茶园梯田采茶观光。打通出村路,人流多了,新兴业态不断入驻,村落随之更新发展,曾经封闭的小渔村向高品质乡村转变,处处精耕细作留住了不少爱山爱水的回头客。

青山渔村的进村路经过修整后十分宽敞,游客进出很便捷。(来源:信网 王熠冉 摄)

推动乡村游发展,离不开乡村主人的参与。《措施》中提出,鼓励村民利用自有房屋、院落依法从事旅游经营,村民不是出租资源的旁观者,而是乡村游发展的主导者参与者。乡村文旅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这就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乡村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崂山区沙子口街道的东麦窑村历经十年发展,已从小渔村变身全国网红旅游村,村里有人开起了农家宴,有人成为民宿服务员,乡村游热度使当地文旅生意愈发红火,村民们不仅有了更可观的收入,还能将乡村的美景与文化传递给游客,拉近游客与乡村的距离,营造出“家”的氛围和归属感。在不少预定民宿的平台中,我们常能看到入住游客对美丽的风景、朴实的店主、及村落风土人情的好评,这种当地村民与游客的双向奔赴,无疑是乡村游最好的招牌。

让乡村游“火起来”,更要长久地“活起来”。青岛不断探索,让村落传统文化与新兴业态结合,将乡村资源变为文旅产业优势,创新玩法满足人们旅行途中对品质的追求。在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黄金周,青岛文旅必将迎来一股新的热潮。届时,希望游客既能在青岛感受年轻城市的活力,也能在山海田园之间感受淳朴真实的风土人情。

信网评论员 王熠冉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外地游客点赞青岛地铁 被这座城市暖到了

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深度报道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