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山东创新做好融合文章 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9/21 09:28

阅读:

原标题:看“文化+”的多种打开方式

9月的尼山圣境,满目苍翠,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这里举行。眼下,大型礼乐表演《金声玉振》正在精彩上演。

这部诗、乐、舞等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与当代艺术舞台装置、大型机械、全息影像等手段相融合的舞台剧,让来自海南的游客王雨连连称赞,通过这场精彩的演出,她对圣人孔子的了解更加深入、具体。“这种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很有新意。”她说。

不同于以往的观光旅游,深度游、休闲游如今成为文旅消费的主要模式。山东各地立足文化资源禀赋,用心打造文化精品,讲好文化故事,留住游客、感染游客。作为“新三孔”之一,尼山圣境深入挖掘儒家文化资源,创意策划的《金声玉振》表演、《天下归仁》灯光秀、尼山圣秀等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备受青睐。截至目前,尼山圣境已接待国内外游客400多万人次。

作为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如何做好融合文章?近年来,山东坚持“文化+”理念,持续激活文化发展创新力,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充分结合旅游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找准切入点、结合点,把文化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夜幕降临,华灯如昼,漫步潍坊青州不夜城,不时有身着汉服的姑娘擦肩而过。漫天飞舞的夜光风筝,古色古香的灯笼,处处皆景的灯墙,游客在这里开启一程国潮文化之旅。

晚上8点,街区原创剧目《如梦令》上演。在青州,宋代词人李清照曾度过一段惬意时光,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我们全面梳理李清照在青州生活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艺术创作,结合舞蹈、诵读等方式,打造了这部展现‘千古第一才女’一生的作品。”青州不夜城总经理刘雷介绍,街区设有2个广场、鱼跃鸢飞等3个片区和9家非遗文化工坊,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段开展主题演出、花车巡游等行进式演艺活动,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随着夜经济的持续升温,山东各市推出业态更加丰富、产品持续升级、空间不断拓展的夜游项目,为城市经济发展激活力、挖潜力、增动力。

“海岱惟青州”,如何点亮一座千年文化古城?青州开展“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把握“夜经济”风口,突出打造夜游青州品牌,把夜游古城、青州不夜城、夜游南阳河等夜间文旅消费区串珠成链,在文旅融合发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今年暑假研学游的火爆,为青岛东方影都等山东文化产业地标打开了新的市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一部电影的诞生’,对电影科技有了进一步了解,感受到光影魅力,是一次十分独特的学习体验。”回顾不久前的青岛东方影都研学之旅,青岛六中学生梁靖宜说。

影视之都,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一张国际化名片,《流浪地球》《万里归途》等诸多影片在此诞生。目前,青岛东方影都每年吸引60个以上影视项目落地,在此基础上,深入拓展“影视+旅游”模式,改造升级电影博物馆,创新应用摄影棚及置景车间,完善东方影都产业园配套娱乐设施,推出了影视文化体验、网红打卡、海上观光、海岛度假等众多业态和产品。

充分挖掘寓教于乐的潜力,今年青岛东方影都推出“片场之旅”系列研学产品,截至目前,近百批次万余位学生参与活动,打开了孩子们对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认知之窗”。

本报记者 刘一颖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胡晨薇]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