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济青中线全线贯通 山东建成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

2023/09/25 08:46

阅读:

原标题:山东建成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

24日12时,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正式通车,这是我国建成的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即通过减排、清除等措施,运营期内直接、间接碳排放可达到“净零”标准。同时,这也标志着济青中线实现全线贯通。

航拍镜头下的济青中线,“绿电”随处可见:边坡、隧道中分带、收费站屋顶、服务区车棚、隔音屏障均布设了光伏板,“碳替代”悄然上演;服务区内的污废可通过装置就地处理,管控平台可实现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有机固废资源化的智能远程监控,让“碳减排”数字化、可视化;互通匝道、管养厂区内竹林郁郁葱葱,智能浇灌养护设置让养护效率大幅提高,每年可固碳800吨,“碳汇”效果明显。

“零碳高速核算范围包括服务区、收费站、隧道、机电设施、管理车辆等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不包含高速公路通行的社会车辆产生的排放。”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四级技术专家包西勇介绍,通过搭建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智慧能源网运行系统、近零能耗建筑节能系统、污废资源化处理系统、林业碳汇提升系统、碳排放综合管控系统,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可实现全路段“零碳”以及能源精细化管控、绿色能源供给监测与智能调节、直流能源网高效换能优化与控制。

经权威认证机构评估,济青中线济潍段运营期内年均碳排放量约3.1万吨,年均碳减排量约6.1万吨,每年均可实现零碳运营;预计运营期25年内总碳排放量约78万吨,总碳减排量约152万吨,实现总体可持续零碳运营。

2022年,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服务区,同步发布首份零碳服务区白皮书。目前,济南东服务区年均碳减排约3400吨,远超建成前年均碳排放约2300吨。此次建成零碳高速是山东基于多年技术积淀,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成功探索。

乘车上路,十座隧道入口因为加装了减光棚洞,“黑白洞”效应得到明显改善。进入隧道后,行车道左右两侧各拓宽了25厘米,边墙压迫感明显减弱。综合施策下,济青中线济潍段在全国率先实现隧道不降速通行,预计可使通行效率提高20%。

胡山隧道内,雷达+视频的融合感知设备可以对交通状态与异常事件精准监测。若出现火情,自动灭火消防炮可自动定位着火点,对准着火物体及区域喷射灭火剂灭火。临近收费站,安装了ETC的车辆刚刚驶入匝道,便已经完成了预扣费。特殊出行条件下,智慧道钉、智慧补光系统,自动融冰除雪系统等,可保障车辆全天候出行。

“建设的几年里,全国新建了100多条智慧高速,我们的先进性、引领性体现在哪?”对此,山东高速集团济潍项目办成员董士山表示:“利用技术手段创造智能场景,让行路人感受到智慧出行体验,是我们的初心和目标。”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建设运营、加快运输装备低碳替代和能效升级,健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保障体系,是有计划、分步骤实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路径,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来逢波说。(记者 常青 范薇)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刘文贤]

青岛话题

气温下降青岛暖饮市场“热”起来 各品牌扎堆来袭

12/08 10:56 / 半岛都市报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各大便利店和超市中饮料代理商开始了对冬季“暖饮”的找寻。一杯暖暖的饮料往往能瞬间击中消费者的胃,再加上中国人“多喝热水”的饮食习惯,便利店热饮仿佛成了冬日里取暖保温的标配。

青岛开展助农促销活动 销售农产品20多种近1000吨

12/07 10:04 / 青岛晚报

据了解,今年平度市田庄镇种植大田蔬菜6800余亩,主要以胡萝卜、水果萝卜、大葱、白菜为主,今年降雨适中、光照充足,加上技术指导到位,蔬菜丰产。

深度报道

生产无遮蔽、废液入明渠 “散乱污”搅拌站这么难治?

12/08 09:08 / 青岛日报

针对“散乱污”的治理,各级部门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履职尽责,向前一步发现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严格按照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设备、清除产品的“两断三清”标准,限期完成相关窝点的关停取缔,做好“回头看”工作,杜绝“散乱污”回潮。

青岛探索电影工业化道路 一些新工种的集中“落地”

12/07 10:17 / 青岛日报

相较于其他影视产业集聚的城市、影视基地,这些和青岛相关的奖项集中在电影产业层面的技术突破和制作能力,无论是奖项含金量,还是行业影响力,都足够瞩目。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