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员工在搬运货物时不慎摔伤,单位报了警。按理说,因工受伤,单位没有理由拒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用工单位青岛胶州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胶州大润发)在给员工向保险公司理赔时,发现该员工冒用了他人的身份信息入职,造成大润发错误投保到他人,无法保险理赔,因此大润发报警拒赔。但伤者却认为自己因工受伤,无论是否冒用他人信息入职,受伤事实存在,胶州大润发应该理赔。为此,双方对簿公堂。经过开庭审理,胶州市人民法院认定了伤者与胶州大润发存在实际劳务关系,胶州大润发被判赔偿15万余元。
搬货不慎摔伤却被单位拒赔
2020年8月,隋女士进入胶州大润发工作,具体负责在超市里上货、摆货,月工资2800元。2020年12月25日下午,因超市柜面缺货,隋女士到负一楼货仓拿饮料补充货源,在拿货的过程中,因为货物在二层,隋女士够不着,就踩着箱子到二层取货,因为饮料比较重,在往下走的过程中摔倒受伤。
随后,隋女士被送到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经诊断,隋女士被诊断为腰椎骨折L1、腰椎骨折L3(爆裂性)。据悉,经过治疗及后续诊疗费用,这次“工伤”隋女士共花费医疗费11812.37元。
因工受伤,医疗费按照法律规定理应由用工单位承担。此后,隋女士多次要求胶州大润发赔偿损失未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隋女士将其告上法庭。
大润发:伤者冒用他人信息入职已报警
据悉,这起案件在胶州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在法庭上,胶州大润发主张隋女士与该单位没有劳务关系,原因是其欺诈,冒用了他人的身份信息入职。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隋女士在受伤理赔时,大润发发现其提供的医院票据均为她自己的名字,但胶州大润发在核对员工姓名及投保记录时发现,隋女士自始至终并未入职过大润发。细问之下,胶州大润发发现,隋女士入职时冒用的是一名姓李的人员身份信息及个人资料,甚至工资银行账户也是这名姓李的人员。因此胶州大润发给员工投保的雇主责任险和团体医疗险及团体意外险,投保信息都是这名李姓人员,自然无法为隋女士办理保险理赔。
信网了解到,此次并非隋女士第一次冒用李姓人员个人信息,在法庭上,胶州大润发还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隋女士此前也曾在其他单位冒用李姓工作人员信息入职其他公司。针对隋女士冒用他人信息入职一事,胶州大润发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于隋女士的起诉,胶州大润发主张根据先刑事后民事的处理原则,申请该案待公安侦查终结后再予以审理。
法院:大润发公司与伤者之间存在实际劳务关系
胶州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虽然伤者隋女士系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入职,涉嫌违法,但对此大润发公司已经报案,对隋女士因此应承担的责任应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但该事实并不影响法院对其与大润发公司之间存在实际劳务关系这一事实的认定。对隋女士在为胶州大润发提供劳务时受伤这一损害结果,胶州大润发作为接受劳务一方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法院表示,隋女士在工作期间摔倒受伤,胶州大润发作为接受劳务一方未对提供劳务者的工作活动进行有效的危险防控管理,应当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承担主要责任。
根据青岛正源司法鉴定所鉴定,隋女士伤情被鉴定为第1、3腰椎压缩性骨折,目前致残程度为九级,误工期为150日,护理期为60日。
综上,胶州市人民法院判决胶州大润发承担60%的责任,赔偿伤者隋女士医疗费、护理费、伤残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157963元。文/信网记者 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08/28 21:18 / 观海新闻
27日,市文明办发出《“相约七夕 幸福相伴”文明婚俗倡议书》,号召市民从自身做起,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共筑文明婚姻幸福基石,共享和谐美好幸福生活。
08/27 08:34 / 人民日报海外版
应聘者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新区的喜爱。集中选聘期间,周边80余家酒店满房率达到85%以上,周边特色餐厅翻台率提升3至5倍。统计显示,甚至有近20%的应聘者及家人因为考试体验好,选择了延长留在青岛的时间。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