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11月13日至15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在青岛通过国家验收。该资源库是目前我国投资规模最大、保存渔业生物种类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保存能力可达34万份。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领域目前唯一的国家级资源库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在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的建设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总投资1.62亿元,建筑面积20648平方米,购置各类科研设备47台(套),建立了从4℃到-196℃不同温度的保存环境体系,确立了以种质资源收集与保藏为核心功能,渔业产业与生态服务、种质保存技术研发、种质信息交流与共享等功能体系,兼顾面向社会进行海洋科普教育功能。
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自2021年交付使用以来, 已入库海洋渔业生物种质实物资源近14万份、信息资源50万余条,完成半滑舌鳎、南极磷虾等50余种重要海洋渔业生物基因组测序,承担国家重大项目30余项,并为黄海水产研究所成功获批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平台支撑作用。
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打造了我国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诺亚方舟”,推动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方式由分散、重复向集中、标准化和系统化转变,为实现水产种业振兴和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原动力。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10:19 / 青岛晚报
浮山森林公园的建成,使很多市民有了家门口欣赏美景的“诗和远方”,对于运动爱好者和年轻家长们来说,它同样是一条可以给出满分的健身绿道和遛娃宝藏地。
12/08 10:56 / 半岛都市报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各大便利店和超市中饮料代理商开始了对冬季“暖饮”的找寻。一杯暖暖的饮料往往能瞬间击中消费者的胃,再加上中国人“多喝热水”的饮食习惯,便利店热饮仿佛成了冬日里取暖保温的标配。
12/08 09:08 / 青岛日报
针对“散乱污”的治理,各级部门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履职尽责,向前一步发现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严格按照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设备、清除产品的“两断三清”标准,限期完成相关窝点的关停取缔,做好“回头看”工作,杜绝“散乱污”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