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每天吸引游客2万人 海鸥为栈桥周边商户衔来“金豆豆”

2024/01/17 16:02

阅读:

原标题:坐船逐浪戏鸥,邀你赴约

每天吸引游客2万人,海鸥为周边商户衔来“金豆豆”

“太美了,登船到海上看海鸥,我还是头一遭。”1月16日,记者与60余位采风达人跟随青岛市旅游集团“魅力三湾——追鸥逐浪专线”,在青岛最美海湾进行了一场海上浪漫之旅。

冬日的栈桥海边,白浪翻滚,海鸥翩跹。青岛通过30年的挽留海鸥行动,将来青海鸥数量从几百只增加到了10万余只,这数百倍的变化背后,彰显着青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更为青岛衔来“金豆豆”。

太美,拍一小时不舍得坐

1月16日下午,记者自奥帆中心码头登上追鸥逐浪专线游轮。起初周围的海鸥并不多,随着游轮不断行进,慢慢地聚集起越来越多海鸥,追逐着、嬉戏着……引得游客纷纷拍照。

“太美了,你看这海里是白色浪花,天空中飞着白色海鸥,他们还和浪花打闹……”在船尾的王其凤正争分夺秒地抓拍着,嘴里还不停地感叹着。

王其凤今年75岁,作为老青岛人,看海鸥对于她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每年到栈桥看海鸥,得有十几次,每次都有新感受。”王其凤家住中山路街道观海山社区,步行5分钟就到栈桥。所以冬天看海鸥也成了全家人的必打卡项目。但登船到海上看海鸥,对于王其凤来说还是头一遭。为了能更好地与海鸥互动,王其凤还提前备好了面包,“你向空中一举,它们就会聚集过来,对于我们这种爱好小动物的人来说,心里非常满足。”

该条航线从奥帆中心出发,途经太平角、八大关、鲁迅公园等青岛经典地标,期间在栈桥海域停留十分钟,游客在这里可以喂海鸥,与这群“小精灵”亲密互动。之后返回奥帆中心,全程60分钟。“太美了,机会难得,不舍得坐。”王其凤说,真希望外地游客也能来感受一下海中喂鸥的乐趣。

对于海鸥吸引外地游客来青旅游这件事,王其凤也用自己的行动为此添了一把力。就在前一天,1月15日,王其凤还和社区志愿者们到栈桥向外地游客发放青岛特色产品,看着像外地游客的,就问是从哪里来的,对他们说欢迎来青岛。“今晚回去,我还要把海上喂海鸥的视频剪辑一下,发在抖音上,宣传咱们大美青岛。”

新疆男孩坐高铁看海鸥

青岛人的热情好客,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追逐海鸥的脚步。向宇轩就是其中之一。当天清晨6点到达青岛后,入住完酒店放下行李就直奔栈桥了。向宇轩今年19岁,新疆人,还在上大学,趁着寒假来到了期望已久的青岛。

“这次从新疆出发,坐着高铁先去了北京,第二站就来到青岛,昨天晚上没怎么睡,但一见到大海和海鸥,疲惫感就被海风一扫而空。”虽然这是向宇轩第一次来青岛,但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就这么慢悠悠地享受海边风景就很好。听说可以坐船,我打算明天就去坐船看海鸥。然后再到海边挖沙……想想就让人期待。”向宇轩计划在青岛待5天。“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和同学们分享这次青岛之行了,他们肯定也会纷纷来青岛玩。”

为了能更好地看海,向宇轩入住到了与栈桥一步之隔的酒店。“感觉酒店的客人很多都是年轻人,老板开玩笑说这些海鸥就是被我们这些游客吸引到青岛的。”向宇轩说。

海鸥衔来“金豆豆”

李强就是向宇轩口中的老板。因为是旅游淡季,且海边老房子没有暖气,所以酒店的房费并不高,100元左右一晚,对价格敏感的年轻人来说这很划算。

李强介绍,目前酒店入住的人员以年轻人居多,如学生、情侣等,他们几乎都是来看海鸥的。目前学生已经放寒假,相比于元旦前,现在酒店的入住率能提高30%左右。“多出来的收益都是海鸥带来的。”

海鸥不仅能带来美景,也能衔来“金豆豆”。伴随着海鸥而来的,还有栈桥边拍照达人、卖海鸥食的人群等等。“卖海鸥食来,和海鸥来个亲密接触……”在栈桥卖海鸥食的李师傅介绍,一袋面包碎3元,一天能卖30多袋。李师傅说,印象中,栈桥边海鸥数量突然增加是在2016年左右,他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卖海鸥食,近几年海鸥也给他带来了不少收入。

背后

30年海鸥增百倍多亏一帮“有心人”

说到青岛海鸥数量增加,还要追溯到1994年。这中间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青岛市园林和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原青岛野生动植物保护站)高级工程师王希明。

“那时候海边只有上百只海鸥,数量少、种类少,见人就飞,也没人投食。”王希明说,为了能吸引海鸥,他们想到了投喂,通过各种实验,最初王希明确定的海鸥食是玉米花,海鸥果真三三两两地飞来啄食。后来,他们将馒头片、面包片扔在海面上,这些海鸥也慢慢来啄食争抢。1995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青岛越冬的海鸥竟然多了起来。挽留海鸥行动也从早期的“尝试”发展到后来的市民“自觉”。此时,海鸥离海面、离市民越来越近,它们的胆子也逐渐大起来。

目前来青的海鸥主要来自西伯利亚、黑龙江等地,从每年10月上旬到第二年4月底,海鸥种类包括红嘴鸥、黑尾鸥、灰背鸥、鱼鸥、白额燕鸥等,数量也从几百只增加到10万只左右。青岛海滨风景区栈桥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万波介绍,近几年,来青海鸥的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大家对冬季观鸥的热情不断高涨。目前每天栈桥景区游客在2万人左右,周末能超过3万人。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戴慧慧]

青岛话题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北宅樱桃花进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装组团来打卡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深度报道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青岛乡村什么最时尚?村咖象征“诗和远方”开始“出圈”

04/09 08:53 / 青岛日报

继村超、村晚之后,村咖也开始“出圈”。在浙江、上海等地的乡村,尤其是在城市附近的乡村中,很多乡村咖啡馆都成了网红店,吸引城市中的人纷纷到访打卡。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