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新春走基层丨23载坚守,非遗传承人春节传艺忙

2024/02/07 09:53

阅读: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丨23载坚守,非遗传承人春节传艺忙

海报新闻记者 蔡溦 济南报道

侯氏社火脸谱是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侯志新是侯氏社火脸谱的第六代传承人,制作社火脸谱已有40余载。作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侯志新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侯氏社火脸谱的重任,他深知文化的传承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只要有传播,就一定会有传承和发展。因此,逢年过节他都会走进博物馆、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向公众普及侯氏社火脸谱的知识和技艺。

据侯志新介绍,侯氏社火脸谱发源于济南市黄河岸边,受当地民俗民风生活习惯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脸谱文化。侯氏社火脸谱始于1820年,目前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构图夸张,造型粗犷,色彩浓烈,兼具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像秦琼的脸谱、舜帝的脸谱、十二生肖的脸谱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追捧,被称为济南一绝。多年来,侯志新不断丰富侯氏社火脸谱老图谱的品种,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曾受邀到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澳大利亚、韩国、塞尔维亚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为侯氏社火脸谱的保护和传承作出贡献。

想让文化生生不息,就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为此,侯志新和他的妻子李小兰从2001年的春节开始,开展非遗传承的公益活动。他们最早在泉城广场、趵突泉公园、大明湖等地方举办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随着活动的深入,他们逐渐走进了社区、学校、博物馆等场所,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侯氏社火脸谱。这些公益活动从腊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如期进行,哪怕是大年三十也不例外。侯志新和妻子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如今,这些春节公益活动已经持续了23个年头。23年来,侯志新和妻子的春节日程都是满满的,他们奔波在各个活动场所,向公众传授侯氏社火脸谱的技艺。他们的付出和坚持,让侯氏社火脸谱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山东省文化厅举办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侯志新也参加了非遗的展示活动。2024年2月2日,山大附中小学段2021级2班的少先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聆听讲解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沉浸在了“非遗”的迷人魅力之中。

通过侯老师深入浅出、耐心细致的讲解,学生们对社火脸谱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进行脸谱创作,一笔一画都充满了对脸谱文化的热爱和敬意。

侯志新的女儿侯人毓是一名“00后”,如今她也跟着父母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

侯志新一家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传统文化的根脉,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乐趣,也让我们的春节更有年味,更有意义。

[来源:海报新闻 编辑:赵晓珊]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