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研究人员新发现18起黑洞吞噬恒星事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距地球6亿光年范围内新发现了18起黑洞吞噬恒星的潮汐瓦解事件,使附近宇宙空间中已知的这类事件数量增加了一倍多。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潮汐瓦解事件是宇宙中一种高能爆发现象,即恒星距离超大质量黑洞过近时,被黑洞产生的潮汐力吸入并撕裂的事件。当黑洞享用“恒星盛宴”时,会在电磁波谱多个波段释放巨大能量。此前,科学家主要通过在可见光和X射线波段寻找具有典型特征的爆发来探测潮汐瓦解事件,并已经在地球附近的宇宙中发现十几起这类事件。
这项新研究利用红外观测数据从星系中找到更多这类事件。研究人员对美国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所获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特定算法识别出来自约1000个星系的红外爆发信号,这些星系分布在距地球6亿光年范围内。随后,研究人员放大了上述每个星系的红外爆发信号,从中寻找符合潮汐瓦解事件特征的红外辐射模式,最终发现18个清晰的潮汐瓦解事件信号。
研究人员表示,新发现有助于解答关于潮汐瓦解事件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过去,潮汐瓦解事件大多在所谓的“星暴后星系”中观测到,这是一类曾因大量恒星形成而“光芒四射”但之后已冷却下来的罕见星系。这项新研究在尘埃星系等其他类型的星系中发现了潮汐瓦解事件,表明黑洞可以吞噬一系列星系中的恒星,而不仅仅是“星暴后星系”中的恒星。
研究结果还解释了“能量缺失”问题。物理学家曾从理论上预测,潮汐瓦解事件辐射的能量应比实际观测到的更多。该研究认为,如果潮汐瓦解事件发生在尘埃星系中,或许可以解释这种能量差异。尘埃不仅可以吸收可见光和X射线,还可以吸收极紫外波段辐射,其吸收的能量相当于预测的“缺失能量”。
此外,研究人员将新发现的潮汐瓦解事件与此前观测结果结合起来估计,一个星系大约平均每5万年就会经历一次黑洞吞噬恒星的潮汐瓦解事件。
(完)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熠冉]03/04 07:38 / 青岛日报
车辆更新让乘客乘车更加舒适,公交出行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今年以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拓展“公交+”定制服务、婚庆等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提升绿色出行吸引力,努力营造更加顺畅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
02/05 13:15 / 观海新闻
日前,支付宝发布2025春节消费观察,旅行过节已成为欢度春节的新方式,蛇年春节,青岛入选“南方人爱游的北方城市”名单,同样上榜的还有北京、哈尔滨、沈阳和西安。
03/17 09:54 / 观海新闻
据了解,八大关、太平角的部分房屋目前已建立“建筑健康档案”,运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并积极打造文化IP矩阵,开发建筑主题文创、数字藏品等衍生品,串联周边文旅资源形成生态圈。
青岛馆陶路打造“老城沉浸式市井文化休闲街区” 营造品质风尚生活
03/10 09:03 / 青岛日报
近年来,市北区在打造闲适生活文化体验区方面的探索不断,以期通过引入餐饮美食、城市民宿、复古市集、文化剧场等多元业态,深化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