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学柳腔做鸟笼 外国友人沉浸式体验即墨非遗文化

2024/03/21 14:17 信网

阅读:

Julian穿戏服、带行头,小生扮相沉浸式体验柳腔表演。(来源:即墨区委宣传部)

Julian学习鸟笼制作。(来源:即墨区委宣传部)

信网3月21日讯(通讯员 于思玮 记者 谷正原)3月19日,来自青岛通济实验学校的英国籍外教Julian Millidge走进即墨区移风店镇,沉浸式体验地方传统戏曲柳腔和大欧鸟笼,近距离感受中国非遗文化。

“柳腔起源于即墨区大沽河流域,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其表演清新质朴、风趣生动,被誉为‘胶东之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柳腔博物馆,讲解员向Julian介绍了柳腔的起源与发展。随后,在柳腔老师的带领下,Julian穿戏服、带行头,打扮成小生扮相,沉浸式学习柳腔表演的形体动作和经典唱段。

“贤妹,你来看呐。”水袖一甩,眼神一定,他一板一眼的学唱引来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戏曲柳腔,体验感非常好,即墨柳腔太棒了!”通过亲身体验,Julian对柳腔表演赞不绝口。

随后,Julian又来到了大欧村的鸟笼记忆馆展馆,深入了解了大欧鸟笼的发展历史,参观了鸟笼的成品及其延伸物件。“这个鸟笼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但是这项工艺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保证上下衔接严丝合缝,才能实现高度的顺畅调节。”在一个近2米高的鸟笼前,讲解员告诉Julian,完成这样一个作品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

“太神奇了!”对于中国手艺人的精湛技艺,他不禁感叹起来。为了让他更深刻的了解鸟笼制作技艺,现场特意安排了体验环节,Julian自己动手尝试穿笼丝等工艺。据了解,大欧鸟笼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大欧村是目前中国江北最大的鸟笼加工专业村,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

通过深入体验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Julian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触:“我在青岛生活7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体验中国的非遗,感觉非常棒,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即墨区大力做好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宣推,通过举办国际非遗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邀请来自法国、巴基斯坦、蒙古、泰国等国家的国际友人,走进即墨参观体验非遗文化,进一步做好跨文化交流传播,增进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认知与喜爱,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青岛推出端午主题文旅活动 邀市民游客共赴山海之约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深度报道

“谷子经济”愈发闪耀 如何打造青岛版LABUBU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青岛城市公园:从“生态绿地”到“生活客厅”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