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3月28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 通讯员 毕乙贺)说到“慢阻肺”,可能很多人觉得陌生,可说起老慢支、肺气肿,大家就熟悉了。慢阻肺早期,咳嗽、咳痰等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确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后期,肺功能下降严重,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因此,慢阻肺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慢阻肺急性加重二氧化碳分压值高达120mmHg!83岁的刘先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年。前段时间,气温忽冷忽热变化大,刘先生受凉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温升至38度,在家服用药物后效果不明显。几天后,刘先生突然意识不清,家人立即带着他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就诊。成人急诊医生查看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口唇面色紫绀......结合相关检查,医生诊断刘先生患有的是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Ⅱ型呼吸衰竭,并且因为缺氧导致急性心肌损伤,肌钙蛋白有升高趋势。此时,刘先生的症状仍在持续加重:血气分析指标显示,二氧化碳分压已高达120mmHg。
紧急救治终结“沉默的杀手”
情况严重,必须争分夺秒,刘先生被紧急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抢救。ICU医护人员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和意识状态,迅速给予患者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结合患者慢阻肺、肺气肿多年病史,进一步细化诊疗方案,制定一项项对症治疗措施。控制性氧疗,延长呼气时间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并给予镇痛镇静,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应用对症药物,进行解痉平喘,改善肺功能以及氧合。
四个日夜不间断 照护老人转危为安
在呼吸机治疗期间,刘先生痰液较多,呈黄白色,且咳嗽费力、不能咳出。护理人员定时给予吸痰、体位引流,翻身拍背等肺部物理治疗。与此同时,医生们每日进行床旁肺部超声、心脏超声检查,动态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变化......经过四天的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刘先生的病情慢慢有了好转:二氧化碳分压从120mmHg逐渐降到70mmHg、60mmHg、50mmHg;痰液也从黄白色痰液转为白色且痰液量明显下降。
在北大专家的带领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团队对刘先生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可能,自主呼吸试验成功后给予患者拔管序贯无创呼吸机治疗。随着恢复情况好转,又从无创呼吸机脱机改为普通氧疗,感染指标降到正常范围,由ICU转到了呼吸内科。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瞬息万变,早一分抢救,就多一份希望,ICU是反映医院救治水平的重要平台,也是危重患者的坚强后盾,医务人员时刻坚守在重症救治的一线,为危重患者筑起一道最坚强的生命防线。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