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3月29日讯(通讯员 王勤超)这个春天,不想宅家的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石岭路社区居民“解锁”了休闲解压新方式:来到藏身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做一日“手艺人”。在这里,居民可以学习多种技能:编织、皮影、泥塑、剪纸、拓印、扎染、陶艺、掐丝珐琅……十余项非遗手工体验,总有一款适合你。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2023年,石岭路社区创新打造了“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传承匠心、传递幸福。
在这里,居民可以跟着老师学习最新潮的毛线钩织方法,边动手边聊天,在轻松的氛围中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可以跟着泥塑老师学习制作各式各样的泥塑工艺品,赋予泥土以鲜活的生命,传承指尖上的泥土艺术;可以选一款皮影人偶,在灯光摇曳下编织一个动听的传统文化故事,来一场传统文化的心灵之旅……
作为石岭路社区“花漾辣妈学院”志愿服务项目旗下重点培育的妇女赋能公益项目之一,“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得到了辖区居民尤其是妇女群体的喜爱。社区积极发掘辖区“能工巧匠”加入到非遗创益工坊的师资队伍中,以“幸福石岭”为品牌,以传统“非遗”文化项目为载体,采取“专业师资+待业妇女+公益”的形式,把技术“请进来”,把技能“送出去”,用指尖上的艺术,绘就幸福画卷。
在创益工坊里,时常还能看到青少年的身影。每逢假期,创益工坊会结合青少年实际需求,开展各类非遗手工类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次活动预告一经发布,名额十分钟内就会被抢空。造纸术、活字印刷、衍纸艺术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吸引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加,大家在体验非遗手工制作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截至目前,“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已培养12名授课老师。其中,既有社区工作人员,也有企业员工,还有社区居民、全职妈妈,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发现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在交流沟通中获得新知,在动手实践中找到自我价值。大家创作的相关文创作品相继在“好品山东·产自临沂”(青岛)食品博览会、崂山区图书馆年俗文化体验集市、崂山区“巾帼好品”市集、金家岭街道年货节暨黄河大集巡展、“礼乐为邻 雅韵石岭”古风花灯游园会等多个平台上展示、展销,深受居民喜爱。
石岭路社区将继续创新举办更多更出彩的传统文化传承创益活动,积极与共建企业、专业团队及相关社会组织等合作,依托“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邀请研训计划学员举办以学带学活动,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积极把“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发展纳入社区文化发展中统筹谋划,充分发挥辖区“非遗手工达人”资源优势,促进“幸福石岭”非遗创益工坊与其他业务领域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深化“非遗项目+传承人+创益工坊”“传承人+企业白领”“创益工坊+居民”等模式,发挥“非遗+”效应,以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活动为载体,营造邻里和谐、积极向上的融洽社区氛围,推进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