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3月30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3月29日上午,“网络正能量进社区”活动走进市南区香港中路街道浮山所社区,社区志愿者也自发加入到了网络正能量宣传队伍中,他们化身“网络正能量社区宣导员”,用自己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讲述他们心中的那份网络正能量。
家住该小区的陈先生是一位社区志愿者,从事社区公益岗已有两年时间,由于工作原因,常常和居民打交道,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回生二回熟,大家相处如家人一般。在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中,陈先生也常常会“捕捉”到一些小问题。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也是手机不离手,经常浏览各种小视频和网站,有时点进去稀里糊涂就被加入进了群聊,对于群里的信息也不能正确分辨,很容易上当受骗,如果家人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对老人的财产造成影响。”陈先生告诉记者,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达,个人信息泄露变得防不胜防,中老年群体也成为了不法分子重点“关注对象”,在日常走访中,他常常会叮嘱老人,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短信和电话内容,更不要随意给他人留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遇事首先要和家中子女沟通,不要盲目相信,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我们社区会定期组织培训,开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非法集资讲座,通过讲述一些真实鲜活的案件,提醒居民增强辨别能力,引导居民们提高防诈风险和意识。”社区志愿者王女士说。
来自信新相映的志愿者刘宇与居民分享了他心目中的网络正能量。”现在网络上的信息量很大,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也是参差不齐,真假不一,所以不难看出目前网络谣言、虚假新闻、网络诈骗等不良信息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作为一名当代年轻人,我们要坚决予以抵制,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世界,不要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刘宇告诉记者。
很多人看到网上热传的不实信息,不仅自己深信不疑,还要分享给亲身边的亲朋好友,殊不知自己无意之中传播了谣言。传播网络正能量需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对语言的免疫力,让谣言“无缝可钻”,一切信息以官方发布渠道为准,勿要轻信,更不要误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网络空间以清明。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