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4月2日讯(通讯员 王斐 记者 谷正原)“同学们,眼神要跟着手指方向,脚尖轻轻点地……”3月26日,一堂生动的非遗文化传承课程正在青岛市即墨区华山路小学展开,老师们手把手的教学,让孩子们沉浸于戏剧文化的魅力中。
柳腔,作为富有即墨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传承柳腔,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脉的赓续。活动当天,民进即墨区基层委员会一支部委员、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三级演员李婷婷和团队成员一起走进区华山路小学,给孩子们带来精彩非遗课程。
演出现场,非遗传承演员们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水袖表演,腾跃、旋转,行云流水,婉转流畅;姜昊老师表演的戏曲《赵美容观灯》,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优美的唱腔和独具特色的即墨方言,引得现场掌声雷动;《茉莉花》《借亲》等精彩剧目以华美的人物造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细致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
为了让青少年学习和了解更多戏曲表演和戏曲文化知识,近距离的接触戏曲文化,老师还现场指导学生学习柳腔表演,演唱相关戏曲选段。戏曲表演老师分别为孩子们展示了小快枪、单刀枪、棍花等高难度动作技巧,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一段动人的故事,令孩子们惊叹不已。“刀枪把子”展示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
赓续“非遗”文脉,培育时代新人。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领略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