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在青出坞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海油工程青岛场地成功下水并出坞。
“海洋石油122”主体由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两部分组成,最大直径约90米,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高度相当于近30层楼,总重约3.6万吨,由近50万个零部件组成。设计排水量10万吨,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此次下水出坞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为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张宁介绍,“海洋石油122”是首艘应用于亚洲海域的圆筒型FPSO,建成后将服役于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相对传统的船型,圆筒型FPSO体型更小,空间更紧凑,储油效率明显提高,并具有抵御恶劣海况能力强、钢材用量少、经济适用性高等显著优点,为我国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提供全新选择。
据悉,为确保船体结构符合要求,“海洋石油122”在船坞建造完成后,需要下水并拖航至码头预定位置,进行结构和倾斜试验。“海洋石油122”与船坞两侧墙壁间距不足8米,给下水起浮及出坞作业带来很大挑战。“为保证FPSO安全下水,项目团队多次开展技术讨论和作业安全分析,细化船体漂浮配载和强度校核计算,强化动态仿真模拟和下水过程测量监控,为作业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中国海油工程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建造副经理冉祥鹏介绍。作业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多重挑战,经过三次注水、隔离驳转向、船体调平、闸门开启、重新带缆等多项作业,顺利完成“海洋石油122”下水移船作业。
下一步,“海洋石油122”将按计划开展船体倾斜试验、舱室结构强度测试、救生艇抛投等后续工作,预计于5月初拖运至锚地,采用干拖湿拖相结合的形式运送至珠江口盆地进行海上安装。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陆云琦]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