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4月12日讯(通讯员 张涛 记者 谷正原)4月11日,在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的青岛琴泽鞋业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4条生产线车间缝纫机发出“嗒嗒嗒”的清脆声响,工人们正加工一批品牌时装鞋。“现在公司订单比较多,为保证市场需求,工人们都是加班加点上班。”该公司总经理由基善说。
蓝村街道有制鞋企业300余家,制鞋配套企业1000多家,被称为“江北皮鞋第一镇”。蓝村街道聘请专业机构编制规划,按照集约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原则,规划了精品鞋加工区,引导规模以上重点制鞋企业进区发展。该公司主要以开发、生产中高档女鞋为主,年生产能力达到30多万双。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企业大部分的员工为本地籍。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让更多即墨籍工人不再外出打工,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青岛泉顺数控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厂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工人们加紧生产赶制订单,这是一家高速列车、轨道交通装备配件制造的现代企业。
伴随着机器的“咔咔”声,一台智能机器人正井然有序地将传输带上的轨道交通装备配件坯子搬运至特定地轨道内码列整齐,等待成型。随着数控铣、数控镗、数控钻、数控车床等的一系列工艺流程,轨道交通装备(动车、地铁)车钩钩缓装置,完美“出炉”。一辆辆货车快速装载,将订单产品运向订单厂家。据悉,该企业的订单量已经至今年6月份。
来到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剪线、缝纫、钉扣、包装……各个生产线繁忙而有序,几十个工人正分散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集团建厂4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针织服装,是同行业中持续致力于研发生产针织服装较长,配套产业链较完善的针织服装企业之一。主导产品分为针织内衣、童装、运动休闲服、时尚家居服、防护服和民用防护口罩等系列,年生产针织服装4000万件,高中档针织料布6000余吨,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西欧、北美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多措并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坚持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小微企业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帮助企业纾困解忧。目前,蓝村街道的各个企业的工人们正加紧生产订单产品,销往海内外市场。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