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投融资热度居高不下
本报记者 侯捷宁
见习记者 寇佳丽
近段时间,多地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例如,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正斌表示,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以整带零、以零强整、强化支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快实现“从0到1”的研发、“从1到100”的产业化。此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研究制定山东省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未来网络、碳基半导体、类脑计算、深海极地、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领域”。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各地围绕共性技术攻关、创新技术研究以及人形机器人生态搭建等多个方面积极布局,将加快该领域的“技术—产品—测试—应用”进程,助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全面铺开并提速发展是大趋势。接下来,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地安排工作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起步早的地方来说,下一步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拓展业务、创新技术,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发力应用场景的开拓,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同时,各地还应注重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性政策吸引企业与人才进入本地市场。”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
带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的不仅有各地的“钟情”,还有资本的持续入局。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强劲的投融资热潮,共计发生投融资案例22起。另据记者梳理,2024年以来,该领域已发生6起投融资事件,融资额过亿元的有4起,占比达66.7%;其中,金额最高的一起接近10亿元。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持续入局,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粮草”,有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成熟度的提升,同时也将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参与人形机器人的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其加快实现商业化。
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产品成本高昂,商业化落地仍处于探索阶段。对此,重庆交通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院长、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联合会秘书长董绍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人形机器人实现商业化的前提是产品应用场景足够丰富,因此,机构在进行投资时,要充分重视人形机器人产品与智能制造、特定场景的深度结合,要借助资本力量更好地开拓并丰富人形机器人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孙宝震]03/04 07:38 / 青岛日报
车辆更新让乘客乘车更加舒适,公交出行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今年以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拓展“公交+”定制服务、婚庆等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提升绿色出行吸引力,努力营造更加顺畅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
02/05 13:15 / 观海新闻
日前,支付宝发布2025春节消费观察,旅行过节已成为欢度春节的新方式,蛇年春节,青岛入选“南方人爱游的北方城市”名单,同样上榜的还有北京、哈尔滨、沈阳和西安。
03/17 09:54 / 观海新闻
据了解,八大关、太平角的部分房屋目前已建立“建筑健康档案”,运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并积极打造文化IP矩阵,开发建筑主题文创、数字藏品等衍生品,串联周边文旅资源形成生态圈。
青岛馆陶路打造“老城沉浸式市井文化休闲街区” 营造品质风尚生活
03/10 09:03 / 青岛日报
近年来,市北区在打造闲适生活文化体验区方面的探索不断,以期通过引入餐饮美食、城市民宿、复古市集、文化剧场等多元业态,深化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