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5月13日讯 继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之后,近日来合成生物成为A股最热门的概念赛道之一,此次合成生物火出圈,得益于政策端以及技术端“双重利好”消息的加持。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基于工程化的设计理念,结合生物学、化学、医学、农学、工程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等交叉学科技术,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旨在利用廉价原料,改造或创造人造生命体系的新兴学科。合成生物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两个层面均具备全面颠覆现有格局的潜力。
企查查数据显示,存量方面,我国现存27.1万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地区,四地分别现存4.3万家、3.4万家、2.7万家、2.5万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其中广东省广州市现存2.1万家相关企业,在城市分布中排名第一。注册量方面,近十年,我国合成生物相关企业每年注册量逐年增加,其中2014年至2019年期间增速相对平稳,2020年爆发式增加至3万家,同比陡增226.8%,此后三年增速虽有放缓,但注册量稳定增加,2023年全年新注册8.2万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成为近十年新高。
国内现存合成生物相关企业27.1万家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企业存量来看,我国现存27.1万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区域分布上,广东现存4.3万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排名全国第一;山东现存3.5万家,排名第二;江苏、浙江分别现存2.7万家、2.5万家相关企业,排名前四;前四地区合计在全国存量占比达48%。此后依次为上海、福建、河南等地。
从城市来看:广州最多,合成生物相关企业集中高能级城市
企查查数据显示,城市分布上,合成生物相关企业集中高能级城市。具体来看,广州现存2.1万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在城市分布中断层第一;上海现存1.2万家相关企业,成为相关企业存量“唯二”过万家的城市,排名第二;前十其余城市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存量均匀分布在0.5万家至0.8万家之间。
2023年注册量突破近十年新高,达8.2万家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企业注册量来看,近十年,我国合成生物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其中2014年至2019年,增速相对平稳,每年注册量增速基本保持在20%至40%之间,2020年注册量激增226.8%至3.0万家,成为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最大的一年,此后每年增速虽有降低,但增量平稳增加,2021年、2022年、2023年我国合成生物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同比增加98.5%、15.5%、17.5%至6.1万家、7.0万家、8.2万家。(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