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5月15日讯(通讯员 王勤超)体验扎染、制作胸针、学习剪纸、弹奏古琴……连日来,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两创”活动,居民在学习技艺的同时,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生活可谓是有“声”有“色”。
科大悦苑社区
5月14日下午,金家岭街道“非遗扎染进社区”活动在科大悦苑社区举办。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了材料,包括抱枕套、抱枕芯、小方巾,素白的抱枕套引起了大家对扎染的兴趣。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开始进行创作,折叠、捆扎、晕染,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布料变成了美丽的画作。“你的这个也太漂亮了,像冬天的窗花!”拿着漂亮的作品,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幸福感由“染”而生。
海大麦岛社区
近日,海大麦岛社区联合汇泉社工中心在海大浮山家园小区开展“岁月鎏金·以爱之名”手作非遗螺钿胸针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首先向居民介绍了螺钿工艺的历史演变、制作技艺和操作步骤。随后,大家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精心搭配颜色,将一片片细小的螺钿片镶嵌在底模上,打造属于自己的鎏金配饰。
看着手中的作品“化茧成蝶”,彰显出非遗美学的悠悠风韵,大家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情。“年轻时就喜欢各种漂亮的首饰,一眨眼孩子都成家了,这枚胸针就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吧。”社区居民李女士说。
泰都社区
5月14日,泰都社区开展“探寻非遗文化美 传承中华文化情”剪纸活动,邀请82岁的剪纸艺人刘俊昌现场教学。
“按对角线对折,剪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将对角线向中间挤压,变成三角形……”活动现场,刘俊昌耐心指导大家,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大家从最初的笨拙到逐渐熟练,手中的一张张红纸在裁剪后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图案,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跃然纸上。
鲁信长春社区
近日,鲁信长春社区京剧、古琴公益课堂如约开课。
京剧课上,大家练习了红灯记选段。老师于富军从唱腔、音调、发音等方面为学员们进行了一一指导。大家跟随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地练习着,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大家的热情和努力。
以琴为媒,因琴而聚。古琴课上,大家在老师曲燕的带领下,全神贯注地弹奏了经典曲目《沧海一声笑》和《明月几时有》,并认真学习了新曲目《长相思》,悠扬的琴声在社区活动室里久久回荡。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