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思政课搬进红色纪念馆 青科大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

2024/05/15 19:07 信网

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参观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信网5月15日讯(通讯员 董峻诚 孙璐 记者 谷正原)5月13日,青岛科技大学与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在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基础上,共同举办的“把课堂搬进红色纪念馆: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沉浸式教学活动。青岛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学习参观活动中,师生一同参观了主题雕塑“引领”,这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生动地呈现了青岛人民在青岛党组织的引领下,投身革命斗争、共同建设繁荣家园的辉煌篇章。紧接着,学校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党史纪念馆,集中参观了峥嵘岁月、艰辛探索、波澜壮阔、砥砺奋进等各个展区,深刻感受到了王尽美、邓恩铭、李慰农等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体悟到了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

本次党史纪念馆参观活动,以物证史、以事感人、托物言志,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感染力,汇聚合力,推动了纪念馆和“大思政课”有机衔接、同频共振。

山东省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王建美、青岛科技大学十大“杰出青年”郭江龙结合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进行了示范授课。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说:“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是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青岛科技大学全力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深入挖掘中共青岛市党史纪念馆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把青岛红色资源转化为学校思政课的优质资源,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创新‘纪念馆里’的思政课沉浸式、情景式、体验式教学形式,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真说:“将思政课搬进红色纪念馆,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打破传统思政课教学和评价方式,为课程内容和方法增添‘新配方’,依托青岛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特色,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将课程的思政理论、知识规则升华为价值追求,转化为行为规范。”

参加教学活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姜震深受教育:“信仰就是旗帜,旗帜引领方向,通过参观青岛市党史纪念馆,我深入了解了青岛党组织自创建以来所经历的艰难历程和重大事件,重新回顾了邓恩铭、李慰农、刘谦初、解文卿等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故事,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畏牺牲、奋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信仰,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我将铭记历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足党员先锋岗,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青岛科技大学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全力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充分发挥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