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5月29日讯(通讯员 张涛 杜梅 记者 谷正原)笙箫引凤,鼓乐迎宾,汉风古韵,情定墨城。“鸾凤和鸣兮,珠联璧合!”5月28日上午,“古礼新韵 贡享良缘”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在青岛市即墨古城举办。现场喜乐高奏、钟磬齐鸣,身穿汉服的20对新人在司仪引导下,履行周礼婚制,共许山盟海誓。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携,贵馥兰馨。两姓联姻,一堂缔约。本次婚礼以周礼为蓝本,婚典布置、新人婚服及典仪所用几案、铜盆、汉盘、葫芦杯等完全按照传统礼仪,以深厚浓郁的历史底蕴为载体,弘扬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新风。
婚礼在汉舞表演 《相和歌》中开场,“一敬酒,相依相伴,二敬酒,相敬如宾!三敬酒,相濡以沫!”这是仪式中的合卺礼,指新婚夫妻共饮合欢酒。合卺始于周代,可以说是“交杯酒”的前身。卺是匏瓜,有苦味,夫妻共饮合卺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自此已结永好,也寓意着新娘新郎今后将同甘共苦。
“珠联璧合,龙凤呈祥。百年佳偶,比翼吉祥。”在司仪引领下,再现了幕后启礼、赞者启礼、执事入场、击鼓开礼、新人入场、新人入席、沃盥之礼、执手盟誓等流程,每一个礼节都寓意深远。醒目的中国红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装扮下,简单而隆重,喜庆而温馨。典雅、尊贵、庄敬的汉式婚礼极具仪式感,新人们一对对共行合卺、共牢、执手之礼。葫芦瓢里先苦酒再甜酒,同甘同苦,执手相看,一切情意尽在不言中。“鸠鸣花桥,永结为好”,每一处设计都饱含对新人诚意满满的祝福,眼眸里全是挽了手的呢喃,简简单单的话语,都蕴涵着浓浓的爱意,暗自思量,我不悔,因为真爱,从来值得等待。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众多亲朋好友共同见证这一场古典浪漫的汉式集体婚礼,感受爱在古今交汇中的永恒魅力。婚礼不但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充满新时代文明向上的气息。礼仪结束后,20对新人共同诵读好家风好家训倡议书,通过金婚带新婚的方式传承优良家风,推动形成崇德尚礼、互敬互爱的文明家风。新人还共同参与了一箭结同心等互动活动。现场亲友们掌声不断,祝福新人们喜结良缘,百年好合。
携一人共白首是幸福,择一城奋斗同样也是幸福。同在即墨区工作的新人仇顺吉,刘晓旭认为,“这场汉式婚礼,既传承古礼,又赋予时代新意,是彰显传统国学文化魅力的创新性转化,非常有意义。是我们终身难忘的体验。”“这场婚礼没有大操大办,但饱含着真情实意。彰显移风易俗新风尚,让我们的婚礼更加有意义。”新娘邵丹对这场婚礼很满意。新婚夫妇侯可斌和宋冉冉幸福感满满地告诉记者,“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这样的婚礼很有意义,很符合我们新时代新青年的婚恋观。”
据悉,本次集体婚礼旨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树文明健康、科学理性的婚恋新风,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全社会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以文明新风“美起来、”移风易俗“实起来”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通过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积极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倡树文明婚俗新风,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风貌。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7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共有110对新人通过集体婚礼的形式喜结连理,平均每场婚礼为新人节约3万余元。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