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包粽子、学非遗 外国友人走进即墨古城花式过端午

2024/06/10 08:04 信网

阅读:

外国留学生在青岛市即墨古城观赏香囊(来源:即墨区委宣传部)

信网6月10日讯(通讯员 张涛 于思玮 记者 谷正原)6月8日上午,“端午奇妙游”——2024年青岛市未成年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在具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即墨古城举办。当天也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即墨古城,即墨区同步开展夏季“黄河大集”“山东手造”“非遗大集”等活动。当天,来自俄罗斯、芬兰、埃及、阿富汗的5名中国海洋大学留学生走进即墨古城,包粽子、学非遗,花式过端午。

现场设置了端午特色市集,包粽子、制香囊、彩绘龙舟、宋制点茶、漂流漆扇、投壶等特色活动引得广大市民纷纷驻足体验。将粽叶折成锥形,填入适量的糯米和馅料,再用粽叶仅仅包裹,用丝线将其缠绕并系紧……留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包粽子,大家做得兴致盎然。

在古城南戏台,台上,即墨柳腔、即墨大鼓书、螳螂拳、梅花拳等非遗项目轮番上演;台下,非遗大集”汇聚了即墨花边、大欧鸟笼、即墨老酒、妙府老酒、花样馒头等30余家非遗手造产品进行展示和互动。

在这里,留学生们品老酒、尝麻片、赏花样馒头、学习黄氏烙画和葛村榼子,丰富多样的非遗体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端午节,也是第一次来到即墨,今天我尝试了包粽子,也品尝了即墨老酒,感觉非常好。”来自俄罗斯的Haileen感叹道。

通过此次活动,外国留学生们深入体验了端午节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了中外友谊,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即墨区大力做好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宣推,逐步完善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保护名录和传承体系,通过非遗企业出海走出去、邀请国际友人走进来等方式,进一步做好跨文化交流传播,增进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认知与喜爱。未来,即墨区将继续搭建外国友人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平台,邀请不同国家的外国友人走进即墨,感知体验即墨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好的讲好非遗保护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外国留学生在青岛市即墨古城品尝端午粽子(来源:即墨区委宣传部)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