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教育部这样部署→
9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进会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十五年工作交流会,部署加快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
据了解,基础学科一般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历史等,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确保创新型人才持续补给的基石。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家已累计在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了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累计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2023年,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正式启动,下一步,将重点依托拔尖基地所在高校,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有组织培养进行强化部署。
进一步拓宽选才渠道。通过实施“强基计划”、开展在校生“二次选拔”等途径,发现选拔更多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进一步创新育人模式。加强基础学科领域的课程、教材、实践项目、师资等基础要素建设,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先”,以基础要素建设“小切口”牵引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大改革”。
进一步加强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一部六院”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项目,继续推动80所左右高校与100家左右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实现师资队伍、科研项目、实验实践条件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完善拔尖人才长周期保障机制。让基础学科人才能够潜心治学,健全多元化稳定支持机制,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投身基础学科。
此外,还将开辟智能化新赛道,推动新应用。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构建自主可控数据集,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LEAD行动),优先在数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等10个场景上推动垂类应用。打造拔尖人才的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质图谱,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拔尖创新人才能力培养。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孙宝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