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多亏了这个黄色扶手,雨天地滑,我们来吃饭扶一下能防止摔倒,再加上铺的这个防滑垫,给我们老年人带来满满的安全感!”在青岛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太湖路社区助老食堂,用完餐的赵大爷满脸欣慰地说。
平整地面落差,减轻老人行动阻力;安装助行扶手,优化斜坡设置,方便轮椅和其他辅助设备通行;定制专属防滑垫,消除老年人行走绊倒隐患;洗手台和食堂内的卫生间加装适老化扶手,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助力支撑……2024年,市南区在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上下足“绣花针”功夫,投入资金近20余万元,对八大湖街道太湖路社区养老服务站、金湖路街道徐州路社区助老食堂等全区24处老年助餐机构进行适老化改造。
对个体而言,适老化改造是局部的“微建设”,但对整个社会而言,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一件件小设施、一个个小细节,让前来就餐的老年人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关爱。”太湖路社区养老服务站负责人感慨说道。此次适老化改造工程,让助老“小食堂”成为养老“安全屋”,服务设施更加实用周到,助餐环境更加安全舒适。
与此同时,市南区整合辖区内条件较好的社区用房、物业用房等闲置房产资源,盘活闲置房产,结合就餐老年人实际需求,打造“小而美,实而优”的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不断增加全区基本老年助餐服务供给。目前,全区在营老年助餐服务机构44处,签约老人数约1.16万,较年初增长超过90%。
眼下,市南区将老年人助餐工作纳入区办实事全力推进,在推进助老食堂适老化改造、优化全区助餐服务站点布局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市级助餐平台云闪付送餐、代点餐等功能,结合“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依托网格员、公益岗、志愿者、公益组织等多元社会力量开展送餐服务,让更多有需求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暖心饭”,构建“十五分钟”方便可及、多元参与的助餐服务格局。
文/通讯员 张杨 信网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08/05 07:35 / 青岛早报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昨日上午出现在西海岸新区竹岔岛附近海域,被众多钓友目击并拍下视频。当看到鲸鲨从面前慢慢游过,钓友们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收竿,纷纷发出惊叹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