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悟空”带火陕北说书 二次创作名著吸睛中国青年

2024/09/09 08:46

阅读:

原标题:二次创作“翻红”文化IP 名著“梗”吸睛中国青年

“没想到我会因为一个游戏对从不感兴趣的家乡戏‘上头’。”坐在简易板凳上,来自陕西榆林的青年白凯对台上正在演出的陕北说书兴致勃勃。“这段唱腔让我仿佛置身《西游记》中,更是第一次震撼于家乡方言的魅力。”

随着中国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热度不断攀升,游戏中的一段陕北说书爆火“出圈”。游戏界面里,荒漠中走来的无头僧角色怀抱三弦,朗朗唱腔给海内外游戏玩家留下深刻印象。回到现实空间,此前鲜有人问津的陕北说书流量骤增,登上了社交平台的热门歌单。

在游戏《黑神话:悟空》中演绎陕北说书的艺人熊竹英告诉中新社记者,从艺多年,没想到自己被“看见”是通过一个游戏。“过去我也曾尝试过创新,但内容大多关乎民间风土人情,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因此没有共鸣。”在他看来,此次“出圈”得益于陕北说书唱法、发音的苍凉特点和游戏角色气质相符,“更重要的是《西游记》深入人心,制作精良的游戏因此成了年轻群体听到、爱上陕北说书的契机”。

不止陕北说书,该游戏中出现的山西古建筑、中国风壁画同样引发玩家关注,各地文旅业因此流量大涨。海外玩家则为了解游戏剧情,掀起研究《西游记》原著的热潮,从搜索小说的不同译本、相关影视资源的英文字幕到“学习”《西游记》主题动画片,截至目前,视频网站YouTube上《西游记》相关视频播放量已逾千万。

与此同时,一股“红楼”风正在中国社交平台蔓延。近日,“黛玉喝药”的影视片段被网友争相模仿,“黛玉们”在视频中蹙眉、含泪,百般姿态格外动人,视频下则有网友热情留言,或点评模仿神态,或解读原著细节。

“没想到我捧起《红楼梦》阅读的动力,是为了模仿林黛玉的妆容。”陕西女孩李焕称,起初只是被演员柔美的神态所吸引,为了拍模仿视频时更有神韵,她翻开了《红楼梦》原著,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读起。

记者在社交平台看到,不少视频制作者热衷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影视资源二次创作。有人发布视频解析传统文学中的人物关系、分享心得,也有人“手动”改写故事走向:让孙悟空和林黛玉梦幻联动、三国人物以说唱方式“舌战群儒”……此类新奇视频的评论热度与浏览量居高不下。

“刚开始看这种视频只是觉得好笑,但也因此对人物本身产生了兴趣,想了解原著或真实历史的‘剧情’是如何发展的。”“00后”潘志远认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观众、读者到亲自参与演绎,此般“沉浸式”体验是传统文化吸引他的重要原因。(完)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赵清琳]

青岛话题

外地游客点赞青岛地铁 被这座城市暖到了

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深度报道

青岛加快推动济青“双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

05/15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