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省级新闻网站

淄博建立河湖长标准化工作体系 水环境改善可触可感

2024/09/20 09:40

阅读:19862

原标题:水环境改善可触可感

初秋的淄博,天高云淡,水清河晏。

9月17日,中秋佳节,夜色中的孝妇河湿地公园,一场精彩的音乐喷泉表演正在上演。强劲的主喷水柱伴随着音乐和灯光起起落落,吸引着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今年中秋假期,孝妇河湿地公园接待游客4.5万人次。

近年来,淄博加快建立河湖长标准化工作体系,制定河湖长巡河、河湖长制监督检查等八项制度办法,持续推进“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线5219公里,设置界桩1.8万处,85条(个)县级以上河湖编制了岸线保护利用管理规划,推动河湖“长治”。

作为昔日的老工业城市,如今“生态绿”逐渐成为淄博的城市底色,水环境的改善可触可感。截至目前,淄博市已累计创建美丽幸福河湖478条(个)、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30条(个)。

聚焦人水和谐,结合生态缓冲带建设,淄博市打造沿河绿道120千米,对沿河59个村庄进行整体风貌提升,全线配套运动场地300余处、设施800余套。

“我们大力实施生态水系建设,以河道为轴、绿化为带、桥梁为纽,充分利用生态缓冲带,串联起河湖水系公园。”淄博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希征说。目前,淄博市共建设水系公园、湿地公园74处。孝妇河湿地公园就是淄博水系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宜居功能的一个缩影。

北国江南、梦中水乡的马踏湖;风光旖旎、诗情画意的文昌湖;波光潋滟、荷香满塘的天鹅湖……清波碧水正成为淄博生态文明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经过多年持续综合施治,孝妇河、淄河等各条河道的水生态有了根本好转,重现生物多样性,吸引了震旦鸦雀、白腹鹞、黑翅鸢等137种珍稀动(植)物栖息。

全长17公里的范阳河,是孝妇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淄博市周村区力争“还水于民”,全线建成带状湿地,沿河绿化面积278公顷。周村区委副书记、区长,范阳河区级河长李晓红介绍:“周村区统筹乡村振兴与河道治理,整合水利、生态环境、美丽乡村等资金,打造了文昌酥梨、文昌红桃、食用菌等系列富民产业。”

逐绿前行,展现新气质;向河图强,激活新引擎。

淄博市2021年开始实施的孝妇河生态修复项目(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先后进行了31处生态公园的新建与改造,6座桥梁、5座闸坝以及沿线带状绿化、全线石笼喷播等工程建设,全长64.7公里,面积近1800公顷,累计完成投资37.5亿元。项目涵盖水、绿、路、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旅游经济等发展战略。

依水兴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并快速发展,孝妇河科创走廊、健康食品产业园、医疗器械氢能源产业园等一批“专精特新”园区相继落子,淄博“四强”产业迸发全新发展势能。

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近年来,淄博市搬迁120余家低端制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清退面积70余万平方米,腾笼换鸟。仅孝妇河湿地公园周边收储的3000余亩土地,土地增值就超过180亿元。淄川区陶瓷文创园、经开区中央活力区、张店区财富活力湾、周村区大学城等园区依河而建、伴水而兴,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大河奔流,生生不息,一幅“实力强、群众富、城市美、生态优”的新淄博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贾瑞君 刘磊

本报通讯员 汤继文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

青岛话题

青岛海域惊现“巨无霸” 鲸鲨身躯庞大但性格温顺

08/05 07:35 / 青岛早报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昨日上午出现在西海岸新区竹岔岛附近海域,被众多钓友目击并拍下视频。当看到鲸鲨从面前慢慢游过,钓友们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收竿,纷纷发出惊叹声。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美食+赛事 带动消费热

08/08 08:21 / 人民日报

在金沙滩,西海岸新区首届沙滩排球邀请赛同期举办。300余名运动员在沙滩上展开力量与技巧的竞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断。

信网应用

深色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