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全球共襄,文明交响——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观察

2024/09/30 19:07

阅读:

原标题:全球共襄,文明交响——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观察

9月28日9时刚过,山东济宁曲阜万仞宫墙前,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徐徐展开。本次祭孔大典首次使用仪仗式开城仪式:64名书简舞演员、64名灯笼舞演员、64名佾舞演员、64名仪仗人员通过庄重的仪仗、肃穆的场景,展现祭孔大典的庄严感。

经过开城、开庙、起户等仪式后,祭祀队伍跟随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来到大成殿前,主祭嘉宾和祭祀代表先后向孔子像敬献花篮。全体来宾庄然肃立、整理衣冠、面谒至圣先师行鞠躬礼。10时许,祭孔大典礼成结束。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也是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创办40周年。作为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重点活动之一,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首度实行山东曲阜主会场、浙江衢州分会场共祭孔子。来自海内外的300余位嘉宾应邀参加主会场活动。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王学典表示,祭奠孔子无论南北,从思想和理念上都是统一的,正是这种统一性,让孔子的魅力穿越时空、延续至今。

祭孔大典2000多年延续不断,规格不断提升,是中华文化不断延续的重要形式,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

“我是法国人,第一次来到曲阜参加祭奠孔子的活动。”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新汉学计划”学者雨果说,海内外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者的相聚交流,让他接触到了新的知识。

薪火传承照亮未来路。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将尊师重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弘扬,并不断探寻和丰富孔子思想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价值。

“儒家思想‘天下归仁’与‘平天下’的理念,对指引多元化突出、多类全球性挑战叠加的当代世界走向持久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在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高山仰止”——新杏坛·大家讲活动上,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李润和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认为,尽管现代社会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但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谐理念等核心价值观仍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现实意义。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架起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桥梁,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探寻答案、开出良方。

“在日本,我们非常重视教育,尊崇孔子。”日本多久市市长横尾俊彦分享了多久圣庙300多年供奉孔子像的故事。

文庙、书院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历史见证,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上,主办方精心筹备了“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活动,邀请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庙书院管理者与研究者与会,并共同达成《文庙书院保护传承曲阜宣言》。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会长、曲阜市文物局局长孔德民说,面对当今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应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庙书院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记者萧海川、邵琨、张武岳)

[来源:新华社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