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上合椒业“椒香”远扬、“油画小镇”画作远销全球、“崂山茶”变身“黄金叶”
这些土特产成了“香饽饽”
早报10月29日讯 近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青岛农品主流媒体调研行活动,来自中央、省、市的20余家媒体齐聚,一同走进青岛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和胶州市,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青岛乡村产业、农业项目,深入发掘特色产业的群众“致富经”。
上合椒业“椒香”远扬
“目前已经从新疆采购回400多吨辣椒了,预计还要收购400吨—600吨的辣椒,才能完成今年的采购目标。”青岛金来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圣波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今年他和儿子兵分两路,儿子负责远赴外地收辣椒,而他则负责辣椒粉加工调配业务。
像袁圣波这样的“辣椒经纪人”,在胶州超过2000人,他们把辣椒种子带到辣椒产地,再将辣椒带回胶州加工销售,助推辣椒产业链形成闭环。每年从10月初开始,由辣椒形成的红色浪潮便从四面八方涌向胶州。多年来,胶州逐渐形成“种植在外,育种、加工、贸易在内”的发展格局,辣椒在胶州的年交易量约120万吨,交易总额约160亿元,辣椒产品出口量占据了全国的80%以上。
今年7月14日,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及展厅正式开园运营。依托于以辣椒产业为核心的上合农品交易中心,架起了与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与商品流通桥梁,现已汇聚了115家辣椒及其上下游企业入驻。
“世界辣椒看中国,中国辣椒看上合”的称誉是胶州市辣椒产业蓬勃而起的最真实写照,辣椒产业拓宽了胶州农民一往无前的致富路。
“油画小镇”画作远销全球
行走在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记者看到,油画主题的民宿、生态园等文旅项目汇聚而来,一座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商宜业的“油画小镇”在这里诞生。
当地号召不少农民学画。依托油画产业,绿泽画院目前拥有高级职业画家36人,画师600余人,在美国、法国设有销售机构,画品出口西欧和北美的十几个国家。在绿泽画院影响带动下,街道吸引了国际陶瓷文化中心、山水忆象美术馆等文化企业和叶建明陶瓷艺术馆、高伟艺术馆、鹿成君艺术馆等19家工作室入驻。目前,张家楼街道文化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构建起集艺术创作、交易、写生、研学、交流等多种功能相互交融的文化产业链条。
十一黄金周期间,画美达尼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共吸引了近10万人次的游客,为城市近郊游增添了一个火爆的目的地。依托张家楼街道西石岭村集体闲置多年的6亩建设用地,打造出了集创业孵化、耕读研学、民宿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耕读学堂,可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0余万元,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年增收4.5万元。
“崂山茶”变身“黄金叶”
近年来,青岛围绕打造中国知名农产品品牌城市的目标定位,汇聚品牌力量,做强“青岛农品”,全面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
在云泉春茶园,记者们了解到,作为崂山茶文化体验点的云泉春茶园与青岛市中小学校紧密合作,持续开展研学活动及各类特色农产品采摘活动。茶园重点围绕崂山茶手造产业优势,保护开发优秀产品制作、传承工艺,建设“山东好品,河东有礼”项目库和产品名录,塑造崂山制茶手造品牌形象,以茶文化资源推进了区域乡村文化振兴。
2023年,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借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实施了大河东茶园改造提升项目,重点从优化茶园生产条件、完善园区景观环境、强化茶文化元素植入等入手,调整茶厂功能布局,构建了“一环串联 五区相融”的现代化茶厂布局,打造“农业特色产业+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据统计,2024年第十九届崂山茶节为崂山区引流50余万人次,拉动旅游收入2亿余元。可以说,“崂山茶”已成为激活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黄金叶”。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孙晶 通讯员 冯志)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孙宝震]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