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3万余名老年人就餐 西海岸新区“一元助老餐”受青睐

2024/11/27 08:00

阅读:

原标题:办好农村助老食堂要算“三笔账”

便宜实惠是农村助老食堂的特征之一,也是农村老年人前去就餐的“最大吸引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哪怕是价格上涨一两元,就可能让部分老年人退回厨房。

一边是显而易见的良好社会效应,一边是要维持长久运营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如何让农村助老食堂办得好、办得久,实现灶火和人气“两相旺”,无疑是当下农村养老需要直面的新课题。

“一元助老餐”受青睐

每到午饭时间,位于莱西市院上镇辛庄新村的助老食堂内就会热闹起来。“一元助老餐”每天都会吸引350余名老年人前来就餐。“除了辛庄新村及附近的几个自然村的老年人,甚至连相邻的店埠镇、平度市的老年人也会过来。”辛庄新村助老食堂负责人李慧说。

在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东寺村助老食堂,“一元助老餐”也惠及了包括东寺村、西寺村等众多村庄的200余位老年人。“中午我们都会很忙碌,助老食堂内,真是人气和灶火‘两相旺’。”东寺村助老食堂负责人刘金宇告诉记者。

谈及“一元助老餐”红火的原因,李慧和刘金宇都用“便宜实惠”来总结。以莱西市为例,助老餐没有补贴前,一荤一素加上饭还有汤需要7元,但是对于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青岛市补贴3元,莱西市补贴1元,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可以使用每个月50元的消费引导金,因此综合算下来,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一餐只需要1元。1元能吃一顿有肉有菜的热乎饭,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是很大的实惠。

记者从西海岸新区民政局获悉,由于“一元助老餐”性价比高,吸引了该区3万余名农村老年人到助老食堂就餐,远远超过城区老年人到助老食堂就餐的人数。

算好“三笔账”

红火的“一元助老餐”背后,有“三笔账”需要厘清。

第一笔账是老年人的“观念账”。农村老年人受生活习惯、收入等影响,普遍比较节俭,消费能力不高,这也直接导致老年人持续购买意愿不强。刘金宇表示,在实际运营中,来助老食堂吃饭的几乎都是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虽然可以享受到市、区两级的助餐补贴,但是无法享受消费引导金,2元的价格上浮‘劝退’了很多人。”刘金宇说,“消费观念是需要长期引导的,也需要助餐企业包括社会各界共同协力,让更多老年人吃上好吃不贵的热乎饭。”

第二笔账是助老食堂的“均衡账”。截至10月底,青岛已建成老年助餐机构1265家,服务老年人就餐1337万人次。然而,总量优势之下是不可忽视的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青岛在近年来加大对助老食堂尤其是农村助老食堂的建设力度,但总体上看,部分农村助老食堂的设施条件、饭菜质量和城区助老食堂还有差距。青岛各区市农村助老食堂活跃度也有较大差别。

第三笔账是农村助老食堂可持续发展的“稳定账”。就在今年,青岛市政府把建设500处以助餐功能为主的村居养老服务站列为市办实事任务,目前已建成530处。充分考虑老年人口密度、社区服务设施配置等因素,科学确定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的选址位置,逐步实现助餐设施由“零星发展”到“规模布局”。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村养老助餐主要依托的政府补贴优惠以及农村消费引导资金一旦补贴不及时或者政府停止部分补贴,“一元助老餐”还能红火多久引人担忧。

也正是由于运营经费紧张,不少助老食堂采取了连锁运营、自己种菜等方法来摊薄成本。为了减少助老食堂的人力支出,不少区市还为助老食堂配备了公益岗,尽最大力量帮助农村助老食堂维持正常运营。

还需“再破题”

农村养老助餐要想走远走稳走好,如何继续“破题”?业内专家表示,主要依托政府、市场、慈善、家庭四方力量。

政府要加强统筹。农村助老食堂的老年人对价格较城区老年人更加敏感,因此,如何通过政府力量加强统筹,因地制宜探索助老食堂可持续发展的“更优解”,考验各方智慧。在胶州市铺集镇,全镇13个新村建设了16家助老食堂,全部由村党支部牵头领办,由镇共富公司负责食材采购和配送,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为助老食堂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目前这16家助老食堂运营状况良好,日均服务老年人1300余人次。

市场是主角。鼓励助老食堂充分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向全年龄段人群开放,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目前,青岛1265家助餐机构中,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有1032家,市场化率达到81.5%。不少助老食堂在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同时,也向周边居民提供餐饮服务。同时,青岛已经出台政策支持社会餐饮企业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实现餐饮服务“适老化”转型。

慈善是补充。充分发挥慈善作用,通过企业冠名、社会捐赠、志愿助力等多种途径,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莱西市院上镇辛庄新村的助老食堂就经常接到爱心企业捐赠的粮油等物资。在胶州市东街道爱国新村,通过广泛发动乡贤、爱心人士、慈善组织捐款捐物,保障了助老食堂持续稳定运营。

家庭是支撑。作为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家庭在居家养老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经常去助老食堂吃饭的老年人,儿女在其就餐卡里提前充值的占很大部分,老年人消费起来“底气足”。

前段时间,城区的年轻人“爱”上助老食堂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很多地方的助老食堂正逐渐惠及附近的社区居民、上班族、户外劳动者,这部分群体的光顾撑起了助老食堂部分营业额。在农村地区,可探索依托现有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探索“助餐服务+N服务”增加助老食堂客流量。

尽管农村助老食堂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政府、市场、慈善、家庭等多方发力,就一定能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王熠冉]

青岛话题

崂山白花蛇草水再“出圈” 老字号品牌拓展新玩法

11/30 08:41 / 青岛晚报

今年以来,崂山白花蛇草水在网络上的曝光量已突破亿次。纵观崂山白花蛇草水的发展历程,与元气森林等网红饮料的爆红不同,崂山白花蛇草水的顶流体质并非一日练成,而是有时间的积淀、有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健康饮料的需求正迅速增长。

海鸥“大部队”陆续抵青 前海一线再现“人鸥同框”

11/15 07:48 / 青岛早报

11月14日,记者在栈桥景区看到,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大部队”陆续抵达青岛,几百只红嘴鸥在栈桥周围上下翻飞,与游人嬉戏的画面已经成为“青岛一景”。记者了解到,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会有越来越多的海鸥抵达青岛。

深度报道

“潮”业态频频上新 青岛老城打造潮流消费新场域

12/06 08:07 / 青岛日报

青岛历史城区已引入餐饮美食、精品住宿、文化体验、创意零售、休闲娱乐等业态商户300余家,运营面积达19.3万平方米,构建起多元消费新场景

青岛推动冰雪游、艺术游等多层次联动的文旅业态融合

11/26 07:17 / 青岛日报

从这个冬天全新出发,冬游青岛围绕场景、业态、节会等展开文旅经济的新叙事,市民和游客亦得以在沉浸式的深度体验中共享美好生活。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