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日前,在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林科做客民生在线,围绕“守护消费安全 激发消费活力”主题开展的网谈中,针对多名网友关心的“消费者遇到办理预付费后跑路维权难”的问题,韩林科指出,缺乏对预付资金的监管是造成当前预付卡治理难题的主要原因。(详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缺乏对预付资金的监管是造成当前预付卡治理难题的主要原因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提前付款的支付方式以享受折扣与便利,预付式消费为消费者带来效率和实惠,也成为商户资金回流和营销宣传的不二选择,同时带动了地方经济,是消费市场一种重要的商业运营模式。但其中风险重重,商户“跑路”“退费难”等纠纷屡屡见诸报端,揭示了预付费资金监管的严峻现实,公众对预付费消费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感到十分忧虑。
如今,预付卡为什么会演变成消费者的“噩梦”?究其根源,当前设立预付费资金托管制度的依据多为部门的管理政策、红头文件或地方性法规、规章,缺乏一定的强制力、约束力。破解“钱在卡里却花不了”的困局,亟待寻求刚性解决之道。
预付费资金监管的法规依据始于2012年商务部出台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其适用范围限定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该办法对非企业法人未作规范,由于缺乏对中小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发卡行为的行业监管(特别是预付资金监管)是造成当前预付卡治理难题的主要原因。此后,多地虽相继推出地方性法规,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预收费监管通知,其效力则限于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校外培训机构。这些规定呈现出多头治理、碎片化的特征,未能全面覆盖采用预付费模式的教育、文旅、体育等领域,导致大量机构游离于有效监管之外。
通过第三方监管,防范预付费资金“跑路”风险的尝试确有存在,现实中运行起来也不容乐观。如上海某知名培训机构虽声称与银行合作设立资金监管账户,但实际情况却是合作未达成或账户使用寥寥;有大商场“背书”,这在许多家长看来是双重保障,可实际上商场与机构只是房东与租客的关系,即便收取了机构的保证金,也只是防止出现拖欠租金等行为,并不会为预付费消费兜底。一旦机构关门,商场也立即撇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预付费资金监管难以形成合力,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也因此大打折扣。消费者在支付前,很难判断商家的实际履约能力和潜在违约风险。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商家一旦经营不善或目的不纯,不可预测的资金风险便落在了消费者身上。面对预付费监管效能低下,建立预付资金监管平台,实现信息透明化与风险预警,不失为应对多头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但前提是需要有更高层级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指导和支持,治理预付费乱象还得“下猛药”。
近年来,多方呼吁应尽快推动国家层面出台全面的预付费资金监管法规,搭建全国统一的预付费资金托管平台,对预付费资金托管的账户设置、资金存入时间、拨付时间、拨付标准、平台责任等提出明确要求,打破行业壁垒,实现监管全覆盖。其次,理顺监管体制,明确责任归属,倡导多部门协同监管,消除监管盲区,提升监管效能。此外,加大对预付费商家的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样至关重要,行政处罚金额对部分商家来说不能只是隔靴搔痒,严肃市场纪律,倒逼培训机构不敢钻空子经营。
预付费消费模式本身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呼唤预付费领域法规完善是众望所盼,需要迎来硬核监管。只有通过法律、监管、消费者自觉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消除这一消费痛点,让预付卡回归其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信网评论员 秦璐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