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黑金刚”变身“绿巨人”

2024/11/28 19:41

阅读:

原标题:“黑金刚”变身“绿巨人”

近日,走进位于肥城市石横镇的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棒材型钢生产现场,透过生产车间的观景窗,一块块硕大的钢坯,在自动化生产线的精准操控下,经过锻压、断切、拉直、打磨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定制生产出客户所需型号的棒材型钢,这条近550米长的生产线,是全厂最长的一条,也是最先进的一条。

“作为泰安区域内最大的单体车间,此项目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原材料投放、生产监管及产品入库自动化等全流程监管,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又节约能源、节省人力。”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张洪来说。

石横特钢作为一家集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发电、机械制造、钢铁物流于一体的大型民营钢铁联合企业,在45项重点经济技术指标中,27项居国内行业前三,锚杆钢销量占据全国市场60%,是山东省建筑钢材最全的钢铁企业,也是国内优质精品钢生产基地。

在环保方面,石横特钢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近年来,石横特钢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钢铁产业低碳技术,加快低碳转型,优化用能与产品结构、产业协同处置等技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碳排放强度、吨钢能耗、污染物排放等逐年下降。

“建绿色工厂”,聚力实现这一目标,公司近年来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

“对于烧结机、球团烟气治理,我们采用‘五电场静电除尘器+SCR脱硝+石灰—石膏法脱硫+湿式静电除尘器’组合工艺,配套建设烟气脱湿减白设施,治理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分别降到5mg/m³、25mg/m³、35mg/m³以下,低于超低排放标准。”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连航说。

为循环利用水资源,石横特钢建设日处理能力3.2万m³的污水处理厂,将生产废水收集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近零排放。同时,对水循环利用设施和废水处理系统全面改造,利用中水代替新水,用于炼钢炉前冲渣水、炼铁部分生产用水、厂区绿化等用水点。目前,石横特钢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5%,吨钢耗新水低于2.4m³。

作为首批国家绿色工厂,该公司累计投资30多亿元安装脱硫、脱硝、除尘等废气治理设施100余套、噪声治理设施300余套、水循环利用和废水处理系统40余套,实现了固体废物100%综合利用合规处置。

绿色转型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初期,公司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重重困难。但石横特钢凭借着对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平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行业深度融合,“低碳”“零碳”真正落地。同时,公司不断优化生产方式和工艺水平,通过打造工业旅游3A景点、精品旅游线路,把制造线变成“景观线”,把传统工业厂区打造为现代化生态园区,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绿色生态制造的蝶变。

“近五年,公司已累计投入51.7亿元,实施环保治理项目63个,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说。

本报记者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

青岛话题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青岛推出端午主题文旅活动 邀市民游客共赴山海之约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深度报道

“谷子经济”愈发闪耀 如何打造青岛版LABUBU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青岛城市公园:从“生态绿地”到“生活客厅”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