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存量房贷利率集中调降 提前还房贷到底亏不亏?

2024/11/29 08:59

阅读:

原标题:提前还房贷到底亏不亏

近日,“提前还房贷的人后悔了吗”词条冲上社交媒体热搜,引发热议。事情的起因是,随着存量房贷利率集中调降,多数借款人的利率普遍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部分降幅高达1%;此外,存量房贷利率已经开启了重定价周期调整工作,每位借款人的房贷利率有望“提前”降低。相比之下,部分提前还房贷的购房者认为自己“亏了”,因此感到后悔。

提前还房贷的人真的“亏了”吗?事实并非“盈亏”这么简单。如果“亏”是指赔了钱,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提前还房贷的人并没有赔钱,相反,他们减少了整体的利息支出。如果“亏”是指收益降低,那么这里面有三个逻辑需要厘清,一是利息起源,二是机会成本,三是实际利率。

先看第一个问题,人们为何要贷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因为资金暂时不够,这只是贷款需求的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由于不同人对未来的看法不同,耐心程度也就不一样,有的人愿意早一点实现更具确定性的消费,有的人愿意接受晚一点的、更具不确定性的消费。利息是对推迟消费、接受不确定性、提供流动性、承担信用风险的那些人的补偿。例如,某借款人拥有足额资金,但是他认为,如果把这笔钱用于其他用途,自己能获得更高收益,或者能更好地在突发事件储备、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等方面筑牢安全坝,这时,他很可能会选择贷款购房、支付利息,而非全款购房。

再看第二个问题,贷款的机会成本。既然选择了贷款、支付利息,借款人因此放弃了什么呢?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你选择了这个选项后,放弃的所有其他可选选项中价值最高的那个。举个例子,借款人手里有笔钱,可用于两个用途。一是提前偿还房贷,减少后续的利息支出;二是投资某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不确定,但借款人心中有一个大致的预期值。这时,该借款人通常会思考,如何让这笔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即考虑、比较提前还房贷的机会成本。尽管机会成本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但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固定的。

最后看第三个问题,房贷的实际利率。多数借款人计算、对比的是名义利率。然而,贷款要看实际利率。后者是经过通货膨胀矫正的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举个虚拟例子。如果贷款的名义利率为5%,通货膨胀率为3%,实际利率就是2%,通货紧缩则反之。因此,即便在存量房贷利率集中调降之前,借款人4%左右的房贷利率也并非实际利率,而是名义利率。

房贷话题屡登热搜、讨论不断,折射出社会公众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努力奋斗、安居乐业、降低额外支出,这既是百姓所愿,也理应是美好现实。因此,借款人在具体决策时要厘清“是否应提前还房贷”的核心逻辑,结合个人收入结构、经济规划、对经济指标走向的研判等各种因素,审慎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不必人云亦云,陷入简单的“盈亏”“后悔”思维。 (作者:郭子源 来源:经济日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赵晓珊]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