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2025/01/08 08:27

阅读: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的研究团队1月6日公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亿多年的恐龙足迹确认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一发现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我国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该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上在线发表。

据悉, 这些恐龙“脚印”保存完好,组成了12道行迹,在目前已发现恐龙足迹中比较少见。“从这些足迹中,甚至能看到恐龙脚底的鳞片刮痕,可以说是‘精美’地保存了细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说,据推测,造迹者的臀高约为0.6米至0.9米,体长最长可达2.5米,行走时几乎呈直线。

我国西北地区的白垩纪河口群是四足动物足迹数量丰富、多样性高的白垩纪地层,留存有大量恐龙足迹。位于乌兰镇的足迹点在一处悬崖的岩层底部,面积约6.2平方米。科研人员发现,岩层上所发现的恐龙足迹都为三趾足迹,至少有67个,长度范围在11厘米至21厘米间,其形态学特征符合斯氏跷脚龙足迹特点。

这些大小相近的足迹还组成12道行迹,其中部分相互平行,行进方向相同。通过复原三维数据模拟后发现:这些体型相似的兽脚类恐龙是以步行速度行进,在前进时形成一个相对密集的阵型。

“这表明这类恐龙造迹者很可能具有群居行为。”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李大庆表示,彼此靠近是为减少个体的警戒压力,防止被天敌捕食。

邢立达认为,此次发现为深入了解斯氏跷脚龙的足迹形态和行为学提供了新线索,也表明乌兰镇成为白垩纪河口群的足迹富集区之一。“通过技术复原后的造迹者们活灵活现地展示白垩纪恐龙生活的一瞬,也让我们更看清这群史前‘明星’的真实模样。”他说。

(记者 魏梦佳)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熠冉]

青岛话题

跨年夜青岛地铁延时3小时40分钟 送14万乘客返程

01/03 08:33 /

地铁将172座车站打造成172个社会服务点。石老人浴场、五四广场、浮山所等重点车站为游客贴心准备了热水、红糖姜茶和暖宝宝驱寒,增设座椅供游客休息。

2025青岛迎新跑·跑迎新年第一缕阳光 沿“最美赛道”火热开跑

01/03 08:25 /

本届迎新跑活动延续“青岛最美赛道”的路线,从奥帆中心火炬大道出发,途经彩虹桥、五四广场、音乐广场,跑友们沿着海滨风光跑道,至天地间雕塑折返,赛道全程约6.6公里。

深度报道

收入多少?怎么花的?业主关心小区“钱袋子”

01/10 10:59 / 青岛日报

每到年终岁尾,如何让小区公共收益公开、透明,变成一本明白账、幸福账,是业主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记者近日走访多个小区展开调查。

从青岛各区市两会上看2025工作重点

01/07 09:35 / 青岛日报

传递信心,凝聚力量。新年伊始,青岛各区市陆续进入“两会时间”。区市强则青岛强,作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区市两会是观察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展现着青岛今年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谋划。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