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2025/01/08 08:27

阅读: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的研究团队1月6日公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亿多年的恐龙足迹确认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一发现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我国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该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上在线发表。

据悉, 这些恐龙“脚印”保存完好,组成了12道行迹,在目前已发现恐龙足迹中比较少见。“从这些足迹中,甚至能看到恐龙脚底的鳞片刮痕,可以说是‘精美’地保存了细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说,据推测,造迹者的臀高约为0.6米至0.9米,体长最长可达2.5米,行走时几乎呈直线。

我国西北地区的白垩纪河口群是四足动物足迹数量丰富、多样性高的白垩纪地层,留存有大量恐龙足迹。位于乌兰镇的足迹点在一处悬崖的岩层底部,面积约6.2平方米。科研人员发现,岩层上所发现的恐龙足迹都为三趾足迹,至少有67个,长度范围在11厘米至21厘米间,其形态学特征符合斯氏跷脚龙足迹特点。

这些大小相近的足迹还组成12道行迹,其中部分相互平行,行进方向相同。通过复原三维数据模拟后发现:这些体型相似的兽脚类恐龙是以步行速度行进,在前进时形成一个相对密集的阵型。

“这表明这类恐龙造迹者很可能具有群居行为。”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李大庆表示,彼此靠近是为减少个体的警戒压力,防止被天敌捕食。

邢立达认为,此次发现为深入了解斯氏跷脚龙的足迹形态和行为学提供了新线索,也表明乌兰镇成为白垩纪河口群的足迹富集区之一。“通过技术复原后的造迹者们活灵活现地展示白垩纪恐龙生活的一瞬,也让我们更看清这群史前‘明星’的真实模样。”他说。

(记者 魏梦佳)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熠冉]

青岛话题

青岛30路公交车创新服务获赞 计划将投影内容与台东特色融合

07/10 08:36 / 青岛晚报

通过安装车载投影灯,以科技手段守护乘客夜间出行安全,后期将以灯光为载体,将台东商圈的旅游攻略、美食地图与城市文化融入车厢,打造“公交+文旅”的全新体验。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有了“放心消费地图” 消费维权更便捷

07/09 08:32 / 人民日报

下一步,青岛将加大放心消费示范标杆培育力度,持续营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费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国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上榜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