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编者按】按照“提得准、议得透、办得实”工作导向,青岛市政协提案工作办公室联合信网传媒推出“优秀提案背后的故事”系列策划,以文字和图片记录优秀提案背后的精彩故事。典型引路,倡导广大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聚焦发展,提出更多地精品提案,让资政建言成果真正转化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举措,助推青岛经济社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伴随着科技水平飞速发展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升自身操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还能进一步满足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企业多元化需求等。为此,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言华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青岛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鼓励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
物流行业面临困扰挑战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逐年上涨的人工和地价导致物流企业成本不断攀升,同时,物流行业链条长、信息节点多、信息来源杂、不同信息源的交互性差等问题,使得众多物流企业面临信息获取及交互流程繁琐、操作效率低下的困扰。
葛言华委员认为,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物流行业自身的发展,还进一步拉高了供应链各环节企业的物流成本。尤其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活力亟待激发等因素,供应链内卷加剧,优质、高效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成为优化消费内需、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环节。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许多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为了推动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葛言华委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见建议。从制定科学的扶持政策及奖励政策,做好相关配套服务保障,到搭建数字服务商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平台,实现技术、资源的跨边界共享,再到针对数智化改造升级可能面临的法律法规问题提供相关法律支持与监管,以及评选出一批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物流企业作为模范示范企业,带动更多物流企业加入数字化转型的行列。
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对整个供应链和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物流企业可以进一步推动行业资源整合、流程优化、组织协同,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同时,这也将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强劲、信息化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领军企业,依托青岛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重塑物流与供应链产业结构,对消费升级、拉动内需等产生积极影响。
市交通运输局出台相关举措
葛言华委员的提案引起青岛市政协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孟庆斌领衔督办。市交通运输局重点关注,采纳了提案中的许多合理的意见建议,做到提案办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联合10部门发布《青岛市现代物流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积极招引现代物流企业在青岛投资落户。青岛城市枢纽能级再度提升,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举办了2024青岛首届“一带一路”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等活动。
根据《青岛市现代物流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规划,预计到2026年,青岛将实现国家A级物流企业数量的显著提升,新增15家;同时,规模以上市场主体也将大幅增加,达到120家。青岛物流装备展紧跟国家智慧物流体系构建的步伐,以物流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需求为引领,汇聚上下游企业及创新技术,搭建物流装备领域的专业交流平台。致力于满足参展商资源共享、技术研讨、拓展合作网络以及通过高效展品展示直接促成业务成交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关于鼓励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不仅是对物流企业的一次有力支持,更是对整个物流行业乃的一次深远布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文/赵彦阅
关于鼓励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葛言华 单位职务: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基本情况
伴随着科技水平飞速发展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升自身操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还能进一步满足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企业多元化需求等。
然而,逐年上涨的人工、地价导致物流企业成本不断攀升,且由于物流行业链条长、信息节点多、信息来源杂、不同信息源的交互性差等问题,还使得众多物流企业面临信息获取及交互流程繁琐、操作效率低下的困扰。这些困扰不仅限制了物流行业自身发展进程,还进一步拉高了供应链各环节企业的物流成本。尤其在如今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活力亟待激发的后疫情时代,供应链内卷加剧,优质、高效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成为优化消费内需、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环节。
二、意见建议
(一)政府各部门应通过考察调研,制定科学的扶持政策及奖励政策,并做好相关配套服务保障,具体包括:
1、对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物流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2022年,国务院颁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智慧物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提升物流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如何提高操作效率、提升储存效率、加速信息交互效率是每个物流企业的终身命题,但无论是哪一种效率优化,往往都伴随着大量的前期研发试错成本、后期系统维护及固定资产投入等成本,致使本就靠薄利多销产业模式盈利的物流企业改造意愿不强烈。因此,我建议有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物流企业智能改造升级的奖补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改造成本,提升物流企业的改造意愿。
2、培育、打造一批专业从事物流数字化改造升级的专、精科技企业,并给予其一定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除了需要物流企业自身寻找、归纳痛点堵点外,更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手段寻求破局之策。然而,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短期任务,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大工程。漫长的改造过程、大量的研发投入,叠加成果转化周期,都将使科技企业背负沉重的发展包袱。因此我建议政府部门从全局角度统一谋划、推进,定向培育、打造一批专业从事物流数字化改造升级的科技公司作为服务商,并给予其一定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
3、建立交流机制:搭建数字服务商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平台,使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物流企业与从事数字化改造升级的科技公司能深入交流;通过举行研讨会、交流会,搭建科技公司之间的交流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技术、资源的跨边界共享。
4、针对数智化改造升级可能面临的法律法规问题(例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客户信息泄露)等提供相关法律支持与监管。
5、评选出一批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物流企业作为模范示范企业,分享其成功经验,带动更多物流企业加入数字化转型的行列。
(二)驻青高校可开设相关专业,定制化培养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复合人才,由相关企业提供实操案例及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实现学生与企业的互利双赢。各高校、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等专业教育资源,开展针对物流企业的数字化技能培训,培育一批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同时物流企业与数字服务商也可提供大量的见习岗位,做深、做实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承接企业真实项目,直面行业前沿资讯。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7.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14.7%,远高于发达国家社会物流(8%-9%)的水平。这也表明,我国物流行业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希望物流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够进一步推动行业资源整合、流程优化、组织协同,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强劲、信息化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领军企业,依托青岛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重塑物流与供应链产业结构,对消费升级、拉动内需等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13:15 / 观海新闻
日前,支付宝发布2025春节消费观察,旅行过节已成为欢度春节的新方式,蛇年春节,青岛入选“南方人爱游的北方城市”名单,同样上榜的还有北京、哈尔滨、沈阳和西安。
01/03 08:33 /
地铁将172座车站打造成172个社会服务点。石老人浴场、五四广场、浮山所等重点车站为游客贴心准备了热水、红糖姜茶和暖宝宝驱寒,增设座椅供游客休息。
01/10 10:59 / 青岛日报
每到年终岁尾,如何让小区公共收益公开、透明,变成一本明白账、幸福账,是业主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记者近日走访多个小区展开调查。
01/07 09:35 / 青岛日报
传递信心,凝聚力量。新年伊始,青岛各区市陆续进入“两会时间”。区市强则青岛强,作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区市两会是观察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展现着青岛今年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