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1月10日讯 1月8日,青岛黄海学院非遗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届非遗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副司长马盛德教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吴晓颖,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长冯耀东,青岛黄海学院校长李清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广东,副校长马延岳及省内外20余所高校学者、非遗传承人参加活动。
在专家领导、非遗传承人的共同见证下,青岛黄海学院校长李清山与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副司长马盛德共同为青岛黄海学院非遗研究中心揭牌。
开幕式上,孟广东对莅临活动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非遗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青岛黄海学院在非遗研究与传承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汇聚校内外优质资源,搭建非遗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马盛德在讲话中表示,以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标志,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程。而非遗要往纵深发展,迫切需要大学的传承和保护,因此,青岛黄海学院非遗研究中心在今后的发展要立足青岛、立足山东、辐射全国、走向国际。
吴晓颖从山东非遗的角度出发,希望立足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搭建高质量研培载体、开展高水平学科建设、组织高效能交流互鉴活动,希望青岛黄海学院非遗研究中心在今后能够着力提升非遗研究能力,充分发挥自身平台载体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我们的赞誉和欣赏,更需要我们的参与和实践”。冯耀东在致辞中强调,我们要以黄海学院非遗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为契机,共同携手让更多优秀的非遗项目得以挖掘呈现,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从而激发全社会的保护热情,形成保护非遗的强大合力。
在首届非遗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17位国内高校、行业领域内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共话非遗传承、保护、创新的新方向、新议题、新路径。(陆彦蓉)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13:15 / 观海新闻
日前,支付宝发布2025春节消费观察,旅行过节已成为欢度春节的新方式,蛇年春节,青岛入选“南方人爱游的北方城市”名单,同样上榜的还有北京、哈尔滨、沈阳和西安。
01/03 08:33 /
地铁将172座车站打造成172个社会服务点。石老人浴场、五四广场、浮山所等重点车站为游客贴心准备了热水、红糖姜茶和暖宝宝驱寒,增设座椅供游客休息。
01/10 10:59 / 青岛日报
每到年终岁尾,如何让小区公共收益公开、透明,变成一本明白账、幸福账,是业主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记者近日走访多个小区展开调查。
01/07 09:35 / 青岛日报
传递信心,凝聚力量。新年伊始,青岛各区市陆续进入“两会时间”。区市强则青岛强,作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区市两会是观察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展现着青岛今年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