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2月11日讯 2月11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均雷做客民生在线,围绕“环境执法监管工作”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执法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谈中,有网友对“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整治措施”表示关心,张均雷表示,空气质量涉及民生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始终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采取一系列强化治理措施:一是市区两级成立大气污染攻坚工作指挥部,协同发力共同整治各类扬尘源、工业源、生活源等污染源。二是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印发《青岛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着眼大气防控重点领域,统筹市区两级各方力量,全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三是根据季节特点强化污染防治。针对秋冬季干燥多风易扬尘、燃煤取暖排放量大的特点,按照1个总方案N个专项方案形式,组织强化扬尘源、燃煤源管控;针对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易产生臭氧污染的特点,开展臭氧污染防治专项攻坚,重点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等臭氧前体物质的管控。
针对网友提问“青岛市环境保护的成绩、重点、难点和突破重点、难点的思路是什么?”张均雷介绍,优美的生态环境是青岛的城市底色和靓丽名片。近年来,全市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中有进。2024年,全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当前,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基础还不够扎实,改善成效还不够稳固,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下一步,全市将以美丽青岛建设为牵引,聚焦提升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守牢安全底线主题主线,综合施策,攻坚克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