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2月13日讯 “在饿了么上点完外卖就收到了诈骗短信,饿了么竟然说不会告诉我最终处理结果。”近日,市民王女士向信网(热线0532—80889431)反映,她在饿了么刚点完外卖,十几分钟后就收到了一条疑似诈骗短信,让自己点击网址领取红包,并且手机也提示自己这条短信疑似是诈骗短信。王女士已经向反诈中心App举报了这条短信,但她向饿了么平台询问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在哪个环节被泄露的时候,饿了么却给出了会让技术部门核查,但不会告诉她核查结果的回复。
点完外卖收到疑似诈骗短信
2月9日,王女士通过饿了么外卖软件下单了一份塔斯汀的外卖,下单十几分钟过后,王女士收到了一条自称是“商家服务”的短信,短信内容上写着“您的塔斯汀....外卖正在配送中,恭喜获得15元饿了么优惠 券,点击网址立减15元”,并且这则短信来自一个普通手机号码。
“我一看就觉得这个短信不对劲,首先我认为饿了么不会用这样一个普通的手机号码发短信,而且这个网址一看就不是饿了么的官方网址,甚至优惠这两个字和券之间还有空格,看起来就不像是正规短信。”王女士告诉信网,自己收到这条短信后,手机就自动提示自己这条短信疑似诈骗短信,要谨慎处理。
饿了么拒绝告知处理结果
这条短信是在王女士点完外卖后十几分钟收到的,这让王女士不免怀疑是否是饿了么平台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于是她联系了饿了么平台的客服,但让她没想到的是,饿了么平台的专员称不会告诉她最后的处理结果。“饿了么说会让技术部门进行核查,但是核查完不会告诉我最终的结果,我作为消费者想知道我的个人信息是在哪个环节被泄露的,饿了么竟然说不会告诉我。”
根据王女士提供的信息,信网联系了这家塔斯汀外卖店,工作人员称,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不会是我们泄露的顾客信息,因为我们后台看到顾客的信息都是虚拟的,只有平台才能看到顾客的真实信息。”信网又联系了饿了么平台,根据平台要求提供了相关信息后,截至发稿,信网并未收到饿了么的回复。
若平台泄露消费者信息或将构成违法行为
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分析认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经营者的员工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向第三方透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能构成违法。如果王女士能够证明她的个人信息确实是通过饿了么平台泄露出去的,那么饿了么平台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王女士首先应该保存好所有相关的证据,如订单记录、短信截图、电话号码来源查询结果等,以便于后续的法律程序,也可以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反映自己的情况并提出索赔要求。
青岛市反诈中心提示,市民要牢记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收到类似的短信链接或发现仿冒网站时,可向国家反诈中心App或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举报,如有任何疑问,也可以拨打96110全国反诈劝阻专线咨询,一旦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赵彦阅 徐基峰)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