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42变4,“打捆”审批让项目提速企业减负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原本42个项目需要单独办理环评审批,现在‘打捆’成4个后,大大压缩了时间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有力地支持了居民供热项目的快速落地。”在拿到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新区分局出具的环评批复后,青岛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为这项审批改革由衷点赞。
为保障居民冬季取暖,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承接了西海岸新区42个居民小区的天然气供热锅炉建设项目,而这些小区分布在琅琊镇、张家楼街道等不同镇街,建设内容均为居民小区配套供热设施。
按照原本的环评审批程序,42个小区供热锅炉建设项目环评类别均为报告表,需要分别办理环评审批,其程序复杂、耗时较长、成本较高。为确保这些供热锅炉项目顺利建成运行,让居民温暖过冬,去年底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分局接到申请后,创新开展同行业项目“打捆审批”,按照所在区域将42个建设项目打捆编制为4个报告表项目,并快速启动了“审批绿色通道”,开展并联审批,实现“提交4个报告,开展4次评审,出具4个批复”。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42个项目打捆成4个项目,分成两个批次实施了环评审批,共为企业节省费用约89万元,节约环评报告编制费约60%,大幅提高环评审批速度,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成为青岛第一批供热锅炉“打捆”审批案例。
环评审批是项目落地的必备环节,对建设项目而言,早一天取得批复,项目就能早一天开工建设、早一天投产见效。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勇当简政改革“探路者”,狠抓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积极开展环评审批方式改革,减少环评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在全省创新推出环评“打捆”审批,仅去年就有60个项目打成5捆进行环评审批,最大程度地为项目推进节省时间、为企业发展降本增效。
“打捆”审批只是青岛做好行政审批“减法”的一种。青岛生态环境部门不断提升环评审批效能,更加突出“并联办”。首先打通了生态环境系统内部政务服务事项联合办理的壁垒,推动涉及海洋工程、辐射、入河排污口和入海排污口的建设项目“多事项合并办”,去年办理各类形式的“合并办”项目就有57个。同时还跨部门建立了放射诊疗许可和辐射安全许可联审联办工作机制,李沧区建中医院郑女士就享受到了这种政策红利,她在李沧区政务服务中心同步提交这两项许可申请后,联办部门同期开展审批工作,仅等了2个工作日就拿到了行政审批部门核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和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原本两个事项法定办结时限共40个工作日,两部门联审联办后缩短至2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了95%,目前已服务了52家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青岛生态环境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环评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试行“区域规划环评”+“告知承诺审批”和“零增地”技改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新增城阳工业园、西海岸新区交通商务区等5个规划环评(区域评估)园区,试点区域增加至24个,去年以来共有176个企业项目申请实施了告知承诺审批,这些项目取得批复的时间由原来的至少20多天变成1个工作日。西海岸新区、高新区、即墨区结合实际开展“一区一策”“一园一策”试点,不断拓展“区域规划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改革广度和深度,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惠企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03/04 07:38 / 青岛日报
车辆更新让乘客乘车更加舒适,公交出行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今年以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拓展“公交+”定制服务、婚庆等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提升绿色出行吸引力,努力营造更加顺畅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
02/05 13:15 / 观海新闻
日前,支付宝发布2025春节消费观察,旅行过节已成为欢度春节的新方式,蛇年春节,青岛入选“南方人爱游的北方城市”名单,同样上榜的还有北京、哈尔滨、沈阳和西安。
03/17 09:54 / 观海新闻
据了解,八大关、太平角的部分房屋目前已建立“建筑健康档案”,运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并积极打造文化IP矩阵,开发建筑主题文创、数字藏品等衍生品,串联周边文旅资源形成生态圈。
青岛馆陶路打造“老城沉浸式市井文化休闲街区” 营造品质风尚生活
03/10 09:03 / 青岛日报
近年来,市北区在打造闲适生活文化体验区方面的探索不断,以期通过引入餐饮美食、城市民宿、复古市集、文化剧场等多元业态,深化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