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青岛助力湛江硇洲族大黄鱼首次实现人工繁育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硇洲族大黄鱼种质资源开发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近日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雷州养殖基地进行现场验收。该项目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以下简称“湛江湾实验室”)2023年设立的重大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担任首席专家,湛江湾实验室、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实施。该项目通过阶段性验收,标志着湛江硇洲族大黄鱼首次实现人工繁育。
大黄鱼被誉为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首,分为岱衢族(分布于南黄海至东海)、闽-粤东族(分布在台湾海峡至粤东)和硇洲族(分布在粤西南海)三大种群。硇洲族大黄鱼作为广东粤西地区的本土优势资源,具有明显区别于东部沿海大黄鱼族系的表型特征。相较于其他族群,其更具有野生大黄鱼特有的性状品质,遗传多样性也更加丰富,耐高温能力强,更适应在深远海进行养殖。但野生硇洲族大黄鱼资源日益减少,迄今尚未有人工繁育和养殖的硇洲族大黄鱼上市销售。
2023年5月,湛江湾实验室启动了“硇洲族大黄鱼种质资源开发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大项目,聘请陈松林院士为首席专家,联合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本地区野生硇洲族大黄鱼繁育技术攻关。经过近两年的联合攻关,逐步突破硇洲族大黄鱼野生亲鱼驯化、人工催熟催产、人工授精和孵化、规模化培苗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成功实现硇洲族大黄鱼本土化的人工繁殖。现场验收确认,共培育30日龄规格2.5厘米硇洲族大黄鱼苗种超30万尾,一致同意通过阶段性成果验收。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