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习近平两会时刻丨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合社会“大课堂”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在3月6日的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对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明确要求。
其中重要一点,是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2025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他多次在不同场合传授讲好思政课的方法。
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生动指出:“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都值得肯定和鼓励。”
2021年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上,有委员提出要更加系统深入地向广大青年学子讲好抗疫这堂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总书记肯定道:“你的建议很好,这个‘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拿着一个文件在那儿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谁都不爱听,我也不爱听。”
一次次指示、一句句叮嘱,满是对办好思政课的期待。
△海南万宁各中小学把思政课堂搬到户外,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历史,收获新知,涵养爱国爱乡情怀。图为2024年9月22日,万宁中学生在兴隆热带植物园内参观可可。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从中央到地方,思政课改革创新持续推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思政课一体化,明确要求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中,多地对思政课建设作出部署。比如,上海提出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天津计划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青海也将打造特色“大思政课”,等等。
△湖南龙山县青年学子乘坐红色研学专列。
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百花齐放的地方文化到热火朝天的生产一线,思政教育“小课堂”在同社会“大课堂”的融合中,释放无限活力。
在湖南,“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中,大家乘坐红色专列,参加情景互动式研学,用双脚丈量大地;在广东,华南农业大学“农耕文明大讲堂”开讲,智能农机“开进”思政课堂,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农耕文化、厚植为农情怀、树立强农担当;在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弘文中学师生徒步往返108里山路,祭奠缅怀革命先烈;在浙江,学生们来到安吉余村,实地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两个课堂”有效融合的思政课,不仅有深度也有温度,不仅有理性的认知更有情感的共鸣,让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