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开屏见“好”|200次逆行1600小时救援,这份“副业”他坚持了11年

2025/03/10 19:06

阅读:

原标题:开屏见“好”|200次逆行1600小时救援,这份“副业”他坚持了11年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在洪水中蹚出生命线、冲向悬崖搜寻受伤老人、给青少年科普安全救助知识……对枣庄蓝天救援队队员张磊来说,11年来,他参与救援的一幕幕犹在眼前。

凌晨两点的东侯庄村漆黑如墨,漷河水位持续上涨,发生漫堤险情。由于该区域地势低洼,村里积水严重,部分住户家里被淹,救援队车辆无法通行。

张磊弓着腰,后背驮着八十多岁的大爷,皮划艇的牵引绳深深勒进肩膀,齐腰深的积水裹挟着树枝不断撞击他的腰腿。这是2024年7月9日,在暴雨突袭滕州市后,张磊和队友在积水中一趟趟来回穿梭救援的场景。

经历了4个多小时不间断的救援,他们成功转移出7名被困人员和部分贵重物品,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生命通道。

这个身高一米八多的山东汉子与死神赛跑的故事,始于2013年早春的上善公园,彼时还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他,亲眼目睹搜救队员从冰冷湖水中打捞起轻生者遗体。那沉重的落水声和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像钉子般楔进他的心脏。

“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早到半小时,要是自己也会一些救援技能,我是不是能救下那个轻生的人……”时隔十一年,张磊回忆起那个瞬间,嘴唇仍在微微颤动。之后,他便下定决心加入蓝天救援队。

每年农历二月,张磊和他的队友都会参加峄山风景区的庙会安保工作。2023年,在峄山庙会的悬崖边,正在巡逻的张磊发现有人不慎跌下山崖。他立刻用对讲机通知队友,迅速做好安全措施冲向崖底,仅用时不到20分钟便与赶来的队友一起搜寻到了伤者,在对伤者的伤势进行处理后,将其安全转移到治疗地点。

褪去救援服,张磊还是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热力公司的副片区长。加入枣庄蓝天救援队的11年间,张磊时常要“上山”“下水”,先后参与了河南内涝、抗击“利奇马”台风、溺水救援、车辆落水救援、寻人救援、防汛救灾等各类救援200余次,打捞救援80余人,救助伤者、受灾者超400人,累计服务时长1600多个小时。

因为公益救援不收取费用,队里没有资金支持,张磊和队员就自己拿钱购买装备;没有社会赞助,他就带领队员们外出联络。

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增强安全意识,提升自救能力,张磊和队友们结合自身救援专业,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针对未成年人开展防灾减灾、安全防范知识宣讲和演练。他通过实际案例,向孩子们讲述在玩耍时可能遇到的危险,如摔倒导致的擦伤、割伤等。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学习伤口处理方法,他每次都会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示范清洁伤口、止血和固定绷带的步骤,并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用三角巾进行头部包扎或手臂悬吊。这种面对面的培训和宣讲已开展30余次,覆盖超5000人次,他是街坊邻里心目中妥妥的“超级英雄”。

一次救援间隙,张磊疲惫地坐在一旁休息。一个小男孩手里捧着保温杯走到张磊面前,小声说道:“叔叔,您辛苦了,喝点热水吧。”这让张磊十分感动,也让他更加坚定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救援队配备的对讲机上斑驳的划痕,见证着一次次的救援行动。当被问及冲锋在前的感受,张磊望向窗外葱郁的梧桐树,“作为一名蓝天救援队员,经历了不少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场景,所以对我来说,没有救援就是最大的心愿。”

(大众新闻记者 钟子琪 编辑 刘宪伟 设计 吕文佳)

[来源:大众新闻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青岛推出端午主题文旅活动 邀市民游客共赴山海之约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深度报道

“谷子经济”愈发闪耀 如何打造青岛版LABUBU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青岛城市公园:从“生态绿地”到“生活客厅”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