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闪电深1度|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的这件事,山东如何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养老这件事,对整体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山东来说,或更为迫切。
根据《2024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60岁以上人口已达24.62%。如何让2400多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一直是事关山东亿万百姓福祉的重要课题。
就在日前,山东省民政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实施方案》,指导各地加快推进对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进行补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补贴对象为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且所购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收货地址在山东省境内。此外,在补贴标准上,山东亦明确,单件产品补贴额度上限为其实际销售价格的30%,且不重复参与其他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可以说,无论从补贴力度还是覆盖广度上来看,这一条条实打实的举措,彰显着“大省养老”的温度。
事实上,若把时间线拉长,便会发现,山东始终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多年来把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工作纳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强力推动。此外,山东还是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率先启用“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不断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山东还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意见》,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60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山东养老机构床位达到45.4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75%,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连锁化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达到130家。这一个个数字背后,亦是山东将养老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稳步推动的持之以恒。
养老服务,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更凝聚着人民群众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深切期待。如今,从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到积极稳妥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从继续提高养老金水平到推动医养服务协调发展,山东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高层次需求,让敬老爱幼的山东好品德、好传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衣食住行,山东更高度重视老年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就在本月初,山东首趟“齐鲁之星”银发旅游专列Y64次从烟台站启程,满载770名老年游客开启横跨五省的春游之旅。据了解,此次专列提供了多种适老化服务和设计,将传统交通功能升级为“移动康养空间”,让老年人的出行更便捷舒适。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一项项暖心举措的落地落实,让全省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同时也彰显了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应有的担当。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李源菁]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